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卫星进行海洋水色、环境、生物资源探测是国际海洋遥感应用领域中最为有效的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近20年来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水平,并展望了未来我国海洋水色卫星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针对相同平台卫星不能满足多种运载力学环境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对接环减振装置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首先通过分析卫星对接环功能特点,结合金属橡胶材料减振方式,设计了对接环减振装置,构建了卫星-对接环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正弦与随机振动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其次,将对接环减振装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将所设计的对接环减振装置应用于环境减灾二号(HJ-2)卫星中,通过整星动力学分析验证了该装置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3.
针对小卫星星座规模趋向巨型化的发展应用需求,开展基于遥感卫星的低轨大规模星座概念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星座分阶段部署方案。首先,考虑低轨卫星轨道理想容纳卫星数量、星间相互作用、轨道控制精度等因素,进行低轨大规模星座量级分析,明确星座规模。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势函数方法将卫星个体控制拓展至星座整体密度迁移,实现满足任务需求的星座特定密度分布。结合大规模遥感卫星星座任务特点和建设能力,提出基于太阳同步轨道、低倾角轨道和大椭圆轨道的混合星座配置方案,并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分阶段进行部署。对星座部署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了低轨大规模星座的优势,为未来巨型星座设计与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4.
基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已发射的100多颗现代小卫星的在轨故障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国内小卫星在轨故障的分布规律呈威布尔分布特点。继而针对CAST968平台和CAST2000平台小卫星的实际在轨故障数据给出在轨故障分布的经验公式,结合国内小卫星正样研制阶段的故障分布研究成果,对小卫星全寿命周期的故障分布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国内首次给出小卫星全寿命周期的故障概率密度曲线和浴盆曲线。  相似文献   
35.
中国海洋卫星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卫星探测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探测的最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A星和B星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获得的重要应用成果,并展望了未来我国海洋卫星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36.
高涵  白照广  范东栋 《宇航学报》2020,41(11):1473-1480
针对目前海面风场反演中风向反演困难,准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深度网络反演海面风向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星载GNSS-R信号作为遥感源,根据海面反射信号特性与风向相关关系选择反演观测量,建立海面风向反演的深度网络模型。引入ReLU函数作为网络激活函数,并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了网络模型,对输入数据进行时空匹配与归一化处理,通过机器学习建立风向与输入变量的对应关系,利用深度网络模型反演得到海面风向,该方法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εRMSE=18.14°,满足海面风向测量精度均方误差小于20°的一般测量要求,并通过两组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7.
邱慧  刘志全  曾惠忠  白照广  杨志 《宇航学报》2021,42(10):1197-1206
论述了航天器径向肋式、缠绕肋式、构架式和环形桁架式四种抛物面可展SAR天线结构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四种抛物面可展SAR天线结构的特点,分别对航天器翼式、桁架式和薄膜式三种平面可展SAR天线结构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航天器可展SAR天线结构轻质、大收纳比和高精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航天器可展SAR天线实现展开高精度需攻克的关键技术,旨在为航天器可展SAR天线结构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1999年5月10日上午9时33分,随着基地指挥员的一声号令,作为首次执行双星(FY-1、SJ-5)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火箭腾空而起,随着火箭发动机尾焰的喷射,火箭很快钻入太空。火箭起飞后747s,FY-1卫星与运载分离,814.55s实践五号SJ-5卫星与运载顺利分离,SJ-5卫星进入半长轴7232km,倾角为98.8°、偏心率为0.001331的太阳同步轨道。至此,实践五号卫星开始了它的运行工作使命。 SJ-5卫星是一颗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中国科学院研制的科学实验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辐射控测、单粒子效应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实验、新型航天器技术试验和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试验。卫星从1996年8月开始正式立项,1998年3月完成正检星研制,1999年3月通过出厂评审。  相似文献   
39.
中国现代小卫星发展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小卫星的研制历程,总结了中国现代小卫星发展成就,分析了现代小卫星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中国小卫星健康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快、好、省"为指导,以多用途为目标,按照柔性设计、性能滚动提升、低配置/高可靠、产品化等思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建立了CAST968、CAST2000、CAST100、CAST3000等小卫星平台,至2018年10月,已累计发射现代小卫星95颗,在科学与技术试验、遥感、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领了中国现代小卫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
针对卫星运输环境疲劳分析难以通过结构应力疲劳分析方法开展的问题。文章首先对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从随机、正弦振动应力疲劳分析出发,对卫星在公路运输环境下的疲劳损伤进行了评估;其次,通过建立加速度疲劳寿命关系,对基于加速度响应的卫星运输环境进行了疲劳分析,并与前述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加速度响应卫星运输环境疲劳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以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运输环境数据为例,从正弦加速度响应出发对卫星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为后续基于加速度响应的卫星运输环境疲劳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