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66篇
航天技术   39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71.
刘江南  田长生 《航空学报》1989,10(7):404-408
 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试样的断口及剖面进行了金相观察,分析研究了第二相对GH33A合金在700℃下的晶界损伤方式及疲劳和蠕变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2.
为研究推力矢量飞机的试飞技术,建立了推力矢量飞机的动力学模型,用动态逆方法设计了4种过失速机动控制律,并在地面飞行模拟器上参考标准评估机动动作集(STEMS)进行了飞行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的4种过失速机动控制模式没有不可接受的操纵响应,飞机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后敏捷性明显提高。在模拟导弹攻击目标时,采用过失速机动控制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73.
本文介绍了第四代语言系统NH4GL,并论述了其设计准则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74.
275.
离心叶轮内三维湍流流场的LDV测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和旋转编码器实现了对后弯闭式离心叶轮内三维湍流流场的测量。较详细地描述了设计工况下回转流面上主流速度的分布特点 ;绘出了径向流面上速度矢量分布图 ,结果表明在旋转流场中 ,流体粘性对气流方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实验测量还得到了在曲率和旋转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流道中部和出口处产生的由强到弱的二次流涡 ,涡面垂直于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276.
基于 FFT对噪声特性的分析 ,文中提出四种近似计算方法 :频率点平行移动替代法 ,线性插值法。黄金分割法和三次样条拟合插值法。文中 ,通过实际算例 ,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频率点平行移动替代法的实用性值得榷 ;而线性插值法和黄金分割法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当条件满足时 ,三次样条插值拟合法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277.
行波管微波功率放大器存在幅度非线性和相位非线性失真,会引起信号失真,使多载波信号产生交调干扰。因此,对于微波转发器特别是卫星转发器来说,线性化处理非常重要。文章基于直接查表法和泰勒公式展开,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两级查表校正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查表法相比,该方法达到相同精度时所需存储容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78.
文章提出一种在卫星单路单载波(Single Channel Per Carrier,SCPC)信道进行CDMA叠加通信的方案;完成叠加通信条件下SCPC和CDMA的链路设计,并给出链路计算公式;通过合理选择CDMA信号相关参数,使两路信号都能正常工作的同时相互干扰最小。  相似文献   
279.
文章介绍了美国火星探测器降落伞系统组成和验证试验情况;分析了5种不同探测器降落伞系统的具体差异;归纳了探测器降落伞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参数;重点介绍了"凤凰号"和"火星科学实验室"降落伞系统研制过程和性能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280.
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各项技术指际及其可靠性,必须首先提高焊接工艺水平。而高密度电路的焊接,必须优先采用焊接新工艺以代替传统的手工焊接。为此,我所于1976年底引进瑞士波峰焊接机,随后又订购了成都无线电器厂的片状电阻。 通过半年多的整机调试及对分立元件、片状元件的大量焊接试验,可以认为:用片状元件焊出的产品焊点极牢,其产品体积也比分立元件的小几倍。要想把3.2×1.6mm或22×1.25mm这样小的电阻、电容和管芯焊到印制板上,只能采用波峰焊接机进行焊接,手工焊接是无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