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227篇
航天技术   28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91.
三余度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结构设计与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三余度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和余度配置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预测,并通过空载故障模拟试验证实了三余度数字伺服控制器的软硬件功能及3个通道间的同步、余度表决均达到预期设计目的。与非冗余模拟伺服系统相比,此系统的任务可靠度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2.
根据动量原理,提出了反重力充型的数学模型;用高速摄影观察了充型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反重力充型可用二阶非线性方程描述,具有衰减振荡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3.
基于蜂群算法的变循环发动机最小耗油率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性能寻优控制是使变循环发动机满足长寿命、低油耗和大推力需求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飞机推进系统综合控制的关键技术.基于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非线性数学模型,在满足发动机各部件物理约束条件和推力条件下,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变循环发动机典型亚声速巡航点(H=11 km,Ma=0.8)耗油率进行了寻优分析,找到了耗油率最小条件下发动机6个几何可调参数、5个发动机循环参数最优值.结果表明:亚声速巡航点的耗油率在优化后比优化前降低了4.5%,从而证实人工蜂群算法能够完成变循环发动机多维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4.
阐述了航姿信号的特点及其数学表述,着重提出了在仿真系统中模拟产生它们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5.
吴灿  曾庆华 《航天控制》2005,23(4):70-72
简要论述了故障诊断方法的重要性。并根据某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特点,对系统结构描述、故障知识表述的技术规范进行了抽象。通过引入控制系统的结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部件互连的故障诊断方法,使得故障定位更准确有效。为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便于一线操作人员使用的故障诊断设备,从而提高了用户自我维修和保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6.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机箱盖板金属型铸造过程进行了充型和凝固模拟,并对铸造工艺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97.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处于战略转轨的重要时期,中小型建筑设计单位面临重大压力和挑战,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指出了中小型建筑设计单位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给予的机会和威胁,为中小型建筑设计单位确定战略和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8.
199.
倾转旋翼机对近代航空工程而言井不是个新鲜的名词军事及战术上的需求一直推动着航空技术的发展直到近40年内由于材料的革命以及动力系统的改进才逐渐由理想成为现实,成为可行性及战场适用性的装备.连带地使相关的战术运用臻于成熟而且衍生出新的战术。  相似文献   
200.
结合风洞试验首次采用三维尾流数值积分方法对高速列车尾部流场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尾流积分方法用于高速列车三维尾流场分析,深化了对尾流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