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23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砂尘环境试验设备中颗粒浓度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中科院寒旱所沙漠研究所室内风沙环境风洞,采用激光粒子成像技术对砂尘环境试验设备中含砂气固两相射流在距喷嘴不同截面中心位置的颗粒浓度场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研究,并与拍摄的颗粒空间分布数码照片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距气固喷嘴约1?m处的截面上,砂粒颗粒还没有扩散到整个空间内,轴线附近的粒子较多,而且大粒子多数处于下部区域,只有在距喷嘴下游约3?m处粒子才基本扩散均匀,从而可确定砂尘环境试验中试件的安放位置.结论认为砂尘试验设备的加砂段应保持在3?m左右,这样才能满足国军标要求,从而为我国自行研制大型砂尘环境试验设备,确定加砂/尘方法、参数、加料和试验段尺寸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在典型高超声速飞行工况下,数值模拟分析了高温合金尖楔前缘结构沿气流方向大温度分布梯度将带来严重的热强度问题,产生大温度分布梯度的根本原因是尖楔结构头部区域平均热流密度与后段平板区域平均热流密度之差,而受头部区域热流密度具体分布的影响不大;进而提出了一种低速高/中温双路气流组合热试验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证明了该方案具有两股气流参数可以独立调节分别满足尖楔结构头部驻点区域及后段平板区域大、小两种热流密度的优点,进而解决单喷口低速高温燃气流热模拟试验难题,满足尖楔结构高超声速飞行工况下大温度梯度模拟要求.同时,该方案通过高/中温气源的合理组合搭配可以大大降低尖楔结构热试验所需高温气源发生功率,推广应用于电弧风洞可拓展其热试验范围.   相似文献   
63.
董素君  王凯  高红霞  王浚 《航空学报》2012,33(9):1571-1577
针对系统仿真需要,忽略壁面导热热阻和流体物性参数变化,推导出一定对流换热准则形式下,板翅式换热器传热单元数(NTU)与两种流体介质质量流量间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少量换热器性能试验数据,以MATLAB内嵌最小二乘法可准确确定该模型系数,进而获得换热效能曲面。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试验数据少、拟合精度高,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即使不能准确知道换热器结构参数或传热因子的拟合公式,也能利用少量性能试验数据合理给出换热效能曲面,解决系统仿真研究时换热器模型参数的输入难题。  相似文献   
64.
高温燃气热环境加热特性的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峰  董素君  王浚 《宇航学报》2010,31(5):1446-1451
简述了利用高温燃气流引射常温空气对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头锥部件进行地面热环 境模拟的实验方法,试验段高温燃气流引射常温空气使飞行器头锥部件达到驻点附近区域高 温而其余蒙皮表面低温的高超声速气动热分布特点。应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试 验段头锥试件表面的流动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高温燃气引射常温空气在不同试 验设计条件下试件表面温度分布特点。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飞行器在高超声速飞行状态下对 应机体部位气动热的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证实利用高温燃气进行热环境模拟的方法是可行 的,为相关的热环境地面模拟设备方案论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M:作为航空航天著名的环境模拟技术专家,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背景、定义以及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浚院士:人、动植物乃至产品(包括整机、系统、部件和元器件)都生活或工作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于人、动植物,环境条件需保证其安  相似文献   
66.
我国环境模拟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模拟技术是一门新的边缘技术,主要研究各种自然环境及诱发环境的人工再现技术和在模拟环境下的试验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环境模拟技术现状、发展方向及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7.
基于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的在轨卫星热控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航天器热控系统的控温适应能力,介绍了一种基于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的卫星单相流体回路热控方法,提出了蜡式自驱动温控阀控温和机械泵、蜡式自驱动温控阀联合控温两种控制策略.利用集总参数法建立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热源载荷以及辐射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计算了某卫星在轨飞行中外热流周期性扰动和电气设备热耗阶跃扰动下该热控系统的温度动态特性,分析了两种控制策略的控温效果.结果表明:机械泵、蜡式自驱动温控阀联合控温既能利用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的优势,达到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以及减少能源消耗,又能够克服蜡式自驱动温控阀的温度限制以及稳态误差等不足,实现回路系统的精确控温.   相似文献   
68.
机载热管的可行性研究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热管用于机载设备散热的可行性和实际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机载热管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有效长度为0.12m的微槽道平板热管沿轴向抗反向加速度能力达-1.2g,完全可以克服大型飞机机动飞行时加速度和方位角变化对热管工作的不利影响,经过优化,此时热管的传热能力达10W/cm2,传热温差仅15.303K,完全可以满...  相似文献   
69.
王浚  余后满 《航空学报》1994,15(6):679-684
 建立数学模型,包括座舱温度数学模型、人体温度数学模型、通风服数学模型及三者联合数学模型。并且分别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以建立的模型为基础,在相同的飞机性能代偿损失条件下,以人体热舒适度作为衡量标准,对飞机涡轮制冷系统、地面空调车和通风服三种调温措施的组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0.
航天器热平衡试验故障诊断的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传锋  李运泽  于涛  王浚 《宇航学报》2004,25(4):361-363,369
航天器在热平衡试验中经常会暴露设计制造上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实时的故障诊断。同时热平衡试验经验较少,所以采用了一种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了一种新的热平衡试验温度预测的数学模型,与试验数据相比较,结果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热平衡试验中由于太阳电池翼故障而出现的温度场异常情况,并且和正常情况比较,给出了故障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