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11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5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郑越  泮斌峰  唐硕 《宇航学报》2018,39(7):751-759
针对航天器在混沌区域的滑行时间过长,提出一种低能地月轨道转移的混沌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地月圆形限制性三体问题(CRTBP)的庞加莱截面图,将混沌区域进行分层并分析其规律,再利用混沌轨道对初始状态高度敏感的特性,在尽可能减少运送时间的前提下实现地月低能轨道转移。该方法的优点是利用混沌区域的固有规律,不需要依靠周期轨道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仅需施加2~4次脉冲,明显缩短混沌区域的滑行时间,从而实现地月低能转移。  相似文献   
162.
在应用GPS、北斗等系统进行定位的过程中,针对传统的最佳选星算法计算量大,搜索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仰角、信号质量的选择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的一系列选星策略,这种策略与传统算法相比,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确保了高精度,最后通过定位的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方法高效选取最佳卫星组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3.
环境减灾-1A卫星超光谱成像仪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光谱成像仪是环境减灾-1A卫星搭载的有效载荷之一,采用空间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成像(SMFTHSI)原理,针对仪器技术指标、卫星平台以及仪器光学方案等约束条件,文章介绍了超光谱成像仪光机结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结果,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设计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64.
论述了空间站太阳翼构型的优化问题及应当考虑的设计参数、设计约束、优化目标以及组装建造阶段,分析了优化问题涉及的学科和参数耦合关系;以一个虚拟的空间站服务舱为例,探讨了其太阳翼构型优化建模,给出了3个单目标优化模型,包括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比较并说明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5.
传统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模型中没有考虑来波极化这一维度的信息,将其用于极化敏感阵列进行测向时会导致测向的灵敏度和精度下降。为此,对传统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模型进行了修正,加入对来波极化信息的考虑,提出一种极化敏感阵列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给出极化敏感阵列的空间谱估计测向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M USIC算法进行测向,并对影响测向精度的因素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极化敏感阵列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可以实现极化敏感阵列的测向,所得结果对极化敏感阵列的测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6.
冲击加气膜组合式换热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瞬态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涡轮叶片弦中区所采用的双层腔冷却结构的换热特性,讨论了冲击孔与气膜孔的相对位置和射流进口雷诺数对冲击板表面换热效果的影响,分别对2个试验模型的换热特性进行了比较。综合分析表明,模型的换热特性由2个换热因素控制,即冲击换热作用和气膜孔抽吸换热作用。  相似文献   
167.
为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轻质装甲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抵抗弹体撞击时的表面驻留性能,进而探索其抗弹性能,旨在丰富和完善陶瓷基复合装甲材料的抗弹机理。采用数模模拟方法对弹体撞击SiC-Al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驻留过程开展了深入研究,探索了复合材料的表面驻留行为,对比分析了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表面驻留过程中应力水平和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驻留耗能为845J,比B_4C、SiC、AD99Al_2O_3陶瓷材料分别提高约46.0%、30.2%、35.7%;完全损伤的复合材料仍具有较一般陶瓷材料更高的承载能力,延长其驻留持续时间;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形式与陶瓷材料差异较大,导致损伤耗能占总驻留耗能的比例达到23.9%,比陶瓷材料提高了2倍多。  相似文献   
168.
<正>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结构强度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而在受载分析时,关键结构间连接处的强度往往是整体结构的薄弱环节,因此对于复合材料机翼结构的强度分析重点在于连接处的强度分析。胶接作为最常见的结构连接形式之一,因其具有应力分布均匀、重量轻、抗疲劳性能好、胶接工艺简便,以及可以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结构件连接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铆接、螺栓连接和焊接等连接形式。胶层在结构受载的过程中易产生剪切破坏、分层等问题,导致结构整体失效。因此,对胶接强度进行分析成为保证复合材料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9.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抑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逆变器并联系统各模块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等参数不一致会在各模块间产生较大的环流。在逆变器输出端串联电感能够较好地抑制并联逆变器模块间环流.其缺点是降低了并联系统的稳态电压精度。本文提出了耦合电感法这一新的环流抑制方法,研究了逆变器并联系统单模块后接耦合电感和非耦合电感对系统输出电压和环流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对于由n个模块组成的逆变器并联系统,使用耦合电感抑制环流可以使环流减小为用普通电感抑制环流时的(n-1)/n而且耦合电感不影响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稳态电压精度。  相似文献   
170.
波瓣强迫混合器掺混及燃烧模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个带中心内锥结构的二元波瓣强迫混合器,在模拟加力燃烧室的实验装置上对其掺混和燃烧性能进行了模型实验研究,并与常规的平行进气混合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波瓣混合器使得内、外涵混合气流沿通道高度方向的总压和总温分布趋于均匀,总压损失略大于常规混合器。在相同的油气比下,波瓣混合器可以使燃烧效率较常规混合器提高约10%,而且对点火和燃烧的稳定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