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94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62.
冲压发动机模型燃烧室低压燃烧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志刚  费立群  冯守义  何小民 《推进技术》2011,32(4):509-511,524
低压不利于燃烧,从化学动力学角度分析,压力降低导致空气密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降低。用冲压发动机模型燃烧室进行了低压燃烧试验,结果显示:进口压力pin从0.094 MPa变至0.065 MPa,燃烧效率由大变小;压力降低到0.065 MPa时,燃烧室燃烧性能急剧恶化,燃烧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因压力波动或油气参数变化而熄火。无传焰槽时燃烧效率随压力的变化规律与有传焰槽的一致,但燃烧效率相对低一些。  相似文献   
63.
王永卫  朱永刚  牛志刚  王健 《推进技术》2011,32(5):690-693,721
由于直射式喷油孔的结构简单、布置和调整方便,因此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中,而且喷孔后方的燃油浓度分布对火焰稳定及燃烧效率有很大影响,由此预知喷孔后方燃油浓度分布对喷孔布置、确定喷孔与稳定器的相对位置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试验结果,推导得到了直射式喷孔后方燃油浓度分布的计算公式,编制燃油浓度分布的计算程序,以分析直射式喷油孔后方的燃油浓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64.
根据三种实际测量情况进行分析,介绍了在使用激光干涉法测量线纹尺过程中,空气折射率实时修正技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与仪器布局和线纹尺安装方式的关系,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5.
本文概括总结了深冷氦气增压瓶密封结构的研制工作。选择了材料,设计了三种密封结构(即榫槽铟密封结构、垫片镀铟密封结构和双道密封结构)。三种密封结构的试验件都经过了液氮、液氦温度条件下的高压试验,证明在低于-253℃,高于35MPa的工作条件下三种结构都能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6.
67.
为获取推进剂压强指数对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特性的影响,用小偏差方法建立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控制模型。讨论了几何法、CFD仿真(气动)法和冷流试验法建立喉栓组件控制模型的适用性,根据结果选用气动喉部进行计算,给出了喉栓发动机推力模型。研究了采用正、负压力指数推进剂的喉栓发动机推力调节特性,发现正压力指数推进剂会导致推力负调出现,负压力指数推进剂可避免推力负调产生。通过单喉栓推力调节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仿真表明:推进剂正压力指数越大,压强波动就越大,推力变化越大,响应时间越长;推进剂负压力指数的绝对值越大,压强波动越小,推力变化越大,响应时间越短。分析结果对相关控制策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针对星内载荷存在大功率、多热源、高度非均匀功率密度的传散热需求,研发了一种3D打印赋形微小流道集热器.在评估了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复杂构型微小流道集热器流动换热特性之可行性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流量、入口温度、热功率及重力对集热器内层流换热特性的影响,获得了集热器阻力系数与努塞尔数的经验关联式,并优...  相似文献   
69.
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要求在热机与冷机情况不同负载转矩未知且突变明显时都能够可靠起动,且要求起动时间尽可能短。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开环I/f控制方法存在转速调节时间长、电流利用率低、给定电流与负载转矩不匹配时易发生失步现象等问题,因此并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功率检测的改进闭环I/f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瞬时有功功率的扰动量对给定电流矢量的角速度进行补偿,增加系统阻尼转矩分量,加快转速收敛;通过检测瞬时无功功率调节电流矢量幅值,使电机工作在最大转矩/电流比状态,适应负载转矩的突变。同时建立了基于小信号的线性化模型,对传统开环I/f与改进闭环I/f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及鲁棒性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合适的阻尼补偿系数。最后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了改进闭环I/f起动控制方法可以减小升速阶段转速波动约±60 r/min,减小转速达到稳定的收敛时间约0.3 s,提高电流利用率约20%,且能够适应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中未知且突变的负载转矩,及时对给定电流进行调整,不再会出现失步现象,实现可靠起动,可以有效地应用在航空发动机起动发电系统中。  相似文献   
70.
在低信噪比下提出了结合混沌振子阵列及相干相关实现对扩频信号的捕获方法.针对混沌振子的数学模型,用混沌系统的相轨迹特性来分析对扩频信号的捕获过程,以Lyapunov指数(LE)作为实现捕获及提取载波多普勒频率的判断依据,再由跟踪环路完成对扩频码相位的跟踪.对DSSS/BPSK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实现扩频信号快速捕获,同时提高了捕获概率及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