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45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本文介绍了直8A型机燃油附件综合试验器的研制过程.概括地描述了试验器的研制概况、功能及原理、设计特点及试验验证.直8A型机燃油附件综合试验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行业空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2.
173.
双金属丝点火的多次启动固体发动机在战略、战术导弹、空间武器、弹头再入姿态控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对其进行了研究.在先后完成试验装置设计、单丝、多股编织丝、单脉冲及双脉冲发动机试验并解决了阻燃层、双金属丝点火器装配等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使设计的双脉冲工作试验发动机地面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而为研制实用型多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4.
175.
美国“D—M—E”刀是为塑料和铸造工业制造基础工具的公司。制造模具有悠久历史。该公司生产的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和压铸模结构先进,通用性大,其零件的标准化程度高,尺寸系列范围广,已被30多个国家所选用,是各国同行业中较有影响的一家公司。该公司从1942年就开始探索、研究模具的选材和模具结构、零件的标准化工作。现将“D—M—E”公司生产的模具结构型式及其材料的选择介绍如下:一、模具的结构型式“D-M-E”公司生产的标准塑料注射模有7种组合结构型式:A型、AR型、B型、X_1型,X _2型、AX型、T型。每种结构型式以分型面长,宽面积从7~7/8X7~7/8(英寸)到23 3/4X35 1/2(英寸)有42种尺寸(见表),每一尺寸模具的定模板和动模板的厚度从7/8英  相似文献   
176.
中国从1958年开始复合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探索和研制工作。根据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促使复合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在三十多年的研制过程中。解决了壳体材料和成型工艺、推进剂配方和装药工艺、喷管和推力向量控制技术,安全点火和高空点火技术、各种环境试验技术、无损检测和质量保证技术、地面试验和测试技术等。已形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试验、生产配套的基本条件,同时为中国卫星发射提  相似文献   
177.
178.
新近有报告提出ISAR图像重构的新方法——距离瞬时多普勒(RID)算法,它是众所周知的距离多普勒(RD)算法的扩展算法。RID采用联合时频变换(JTFT)技术来代替经典的多普勒谱分析方法。本文旨在从解析和数值分析的角度来证明使用RID技术可成功获得转动(俯仰、横滚、偏流)目标的ISAR图像。我们特别分析了RID和RD技术在对直线运动的振荡目标成像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9.
王秒  王微  杨云龙  檀财旺  王刚 《航空学报》2022,43(4):482-491
采用CoFeNiCrCu高熵合金为钎料对SiC陶瓷进行了钎焊连接,研究了钎焊时间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CoFeNiCrCu/SiC接头的典型界面组织为:SiC/Cr23C6+Cu(s, s)+Si(s, s)/HEAF+Cu(s, s)/Cr23C6+Cu(s, s)+Si(s, s)/SiC。随着钎焊时间的增加,组织中相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接头在高熵效应的作用下仍主要由固溶体组成,接头中反应层厚度逐渐增大。当钎焊时间为90 min时,反应层厚度达到最大为25μm。但过厚的反应层使得接头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在反应层中集中并导致反应层中产生裂纹等缺陷。当钎焊温度为1 180℃,保温60 min时,接头剪切强度最高达到61 MPa。此时,裂纹从远离接头的SiC陶瓷开始萌生并向接头方向扩展,最终断裂在陶瓷与反应层的界面处。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