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78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51.
化学镀Ni-Co-P 工艺配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化学镀Ni-Co-P工艺配方的合理配比,运用单因素对比实验,探讨了各种添加剂对化学镀Ni-Co-P合金镀液和镀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添加剂浓度范围,选取5个工艺参数,设计了L16(45)正交实验方案,用极差法分析了各参数对工艺性能影响的顺序,确定了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硫酸镍40 g/L,硫酸钴2 g/L,次磷酸钠25 g/L,柠檬酸钠50 g/L,硼酸为20 g/L,添加剂A为20-40 g/L,pH值7.0,温度90℃时,可以得到可以得到含钴量3.7%、含磷量约6%的Ni-Co-P中磷合金镀层,镀层表面胞状物均匀分布,组织致密。  相似文献   
252.
某些成像卫星的侧摆机动性能较差,限制了卫星的观测能力,需要考虑任务合成以提高观测效率.建立了考虑任务合成的成像卫星调度问题模型,并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快速模拟退火算法(VFSA).算法针对元任务及合成任务分别构造邻域,采用合成邻域、分解邻域实现调度过程中任务动态合成操作.采用"冒险"的接受概率和快速退火计划,提高算法的求解速度.采用回火机制及3种分化策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大规模测试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253.
镜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成像的原理基于远场条件推导,不适用于近场成像。为了解决近场条件下的镜像综合孔径成像问题,本文推导了近场双天线互相关表达式,发现近场双天线互相关可以表示为远场双天线互相关与近场相位因子的乘积。校正该相位因子后,即可使用反余弦变换进行近场亮温重建,从而解决了近场条件下的成像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外部点源的近场相位校正方法,并分别对点源目标及展源目标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校正后的亮温重建误差较小,从而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4.
为了完成对观测源的科学分析,需要对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进行在轨标定。利用卫星上携带的标定放射源、探测器元素活化后产生的活化线、荧光线及有谱线辐射的天体源,对探测器的增益和能量分辨率进行标定;利用Crab脉冲星的能谱完成高能、中能和低能望远镜有效面积的标定。通过HXMT卫星与射电望远镜和伽马波段望远镜对Crab脉冲星的联合观测,对时间系统进行检验。从联合计时残差对比发现,HXMT卫星的时间系统计时准确,并且高能、中能和低能望远镜的绝对时间精度优于100μs。  相似文献   
255.
为解决数量不定的同构水面无人艇(USV)集群以期望队形协同集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的分布式集群集结控制方法。针对USV通信感知能力约束,建立集群的动态交互图,通过引入二维网格状态特征编码的方法,构建维度不变的智能体观测空间;采用集中式训练和分布式执行的多智能体近端策略优化(MAPPO)强化学习架构,分别设计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的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定义收益函数;构建编队集结仿真环境,经过训练,所提方法能有效收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期望队形、不同集群数量和部分智能体失效等场景中,均能成功实现快速集结,其灵活性和鲁棒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56.
以热熔胶膜作为粘接剂,开展压印/粘接复合连接工艺试验研究,基于Box-Behnken设计(BBD)方法,建立因素(冲压力、胶膜厚度、板材硬度)与响应值(能量吸收值、失效载荷)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辨析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接头机械内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接头断裂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具备较高的显著性且拟合程度高,能量吸收值、失效载荷的试验值与预测值的最大误差分别为7.9%、11.42%,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冲压力与能量吸收值和失效载荷均呈正相关性,胶膜厚度对能量吸收值和失效载荷的影响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胶膜的加入对接头的力学性能有较明显的提升;当接头受拉时,接头发生以拉脱失效和混合失效(拉脱和颈部断裂同时发生)为主的失效模式,有限元分析与试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5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一代航空数字视频传输总线的视频切换矩阵设计,它有效扩展了当前航空数字视频只能点对点传输的局限。与普通光纤交换系统不同,这种简单、高效、适用于航空数字视频的切换矩阵可支持多路航空数字视频的切换与复制功能,为航空数字视频总线作为机载统一视频传输网络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8.
针对机械打孔三维机织复合材料耳片接头的单轴拉伸破坏性能,采用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孔边纱线破坏过程。结果表明,正交三向(ORT)机织复合材料接头孔边的连续的经纱出现大量的纵向损伤;纬纱单元出现大量横向损伤,损伤沿着孔边45°方向逐渐扩展,纬纱发生剪切失效,最终接头的损伤形式为剪切破坏。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的误差为1.14%,验证了多尺度有限元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孔边细观区域的纱线损伤从孔边扩展到边接头边缘。孔边纱线的分布位置不同,纱线的破坏形式虽不一样,但是不影响破坏的扩展趋势。  相似文献   
259.
为揭示固体推进剂在准静态拉伸下变形损伤过程,依靠微型材料试验机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BL13W1线站搭建了原位显微CT测试系统,对HTPB推进剂试样在准静态拉伸下变形损伤过程进行了三维原位实时表征,像素尺寸3.74μm。基于上述试验结果,分析了目标微细观结构演化过程及孔隙率与材料宏观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固体推进剂内部微裂纹的出现早于应力-应变曲线达到拉伸极限强度点。利用图像分割技术精确提取了AP颗粒、Al粉颗粒、微裂纹与HTPB基体相,并对AP颗粒与Al粉颗粒的三维拓扑结构进行了定量描述。微裂纹的成核集中在较大且形貌不规则的AP颗粒与HTPB基体界面。最后,观察到裂纹在固体推进剂内部的水平传播和竖直合并两种传播模式,并以水平传播为主导。  相似文献   
260.
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航天器热防护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凝胶作为一种纳米网络多孔材料,因其纳米尺度效应,具有超级隔热性能,是近年来超级隔热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本文以航天热防护应用为背景,综述了气凝胶隔热材料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无机氧化物气凝胶、有机气凝胶、炭气凝胶、碳化物气凝胶隔热材料等,以及其制备方法、隔热性能和热防护应用现状,结合当前航天领域需求和气凝胶隔热材料研究的难点问题,提出气凝胶隔热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