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22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难忘的历程     
1975年和1976年,我国发射了两颗返回式卫星,当时我是这两颗卫星的回收系统技术负责人之一,这期间的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使我终生难忘。1975年8月20日,张爱萍主任和国防科委其它领导亲临七机部,详细听取了第一线研制人员关于对即将出厂的返回式卫星及其运载火箭质量情况的汇报,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要认识到我们这个东西(指返回式卫星及其运载火箭)是“生于乱世”,并语重心长地送给到会同志几句话:“生于乱世,先天不足;精心保健,诊断从速;内脏脉络,检视周密;气血畅通,筋骨有力;一鸣翔天,为民争气。”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他在  相似文献   
32.
采用电化学沉积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NiCo/Cu多层结构纳米线,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纳米线的形貌和微观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阶梯电位时间,制备的铁磁层厚度为100nm,非铁磁层厚度为10nm。结合选区电子衍射技术(SAED)与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确定多层纳米线的晶格结构是面心立方(FCC)。在分析多层纳米阵列的微观结构之后,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磁滞回线。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多层纳米线的矫顽力升高。当多层纳米线中Co含量为10%和30%时,易磁化轴垂直于纳米线,当Co含量为70%和90%时,易磁化轴平行于纳米线。最后,对纳米线磁化翻转机制进行微磁学模拟分析得出,当外加磁场垂直于纳米线时,磁化反转机制是形核机制;当外加磁场平行于纳米线时,磁化反转机制是卷曲机制。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试验件的支持、试验情况的筛选、载荷简化、分区载荷计算、三个操纵面与机翼联合加载试验等方面,叙述了歼7X型机贯彻国军标(GJB67.9-85)《地面试验》要求,制订静强度试验方案的情况,并经试验验证,说明按国军标要求编制的静强度试验方案正确合理,也说明了国军标在军机研制中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对新机研制、理解、贯彻国军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介绍了 IFA550型智能化 LDV 信号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它与计数型信号处理器的实验比较。IFA550型信号处理器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它只有“好”的测量结果或者根本没有测量结果,而不像计数器那样测量结果还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对流体力学原理的了解程度。(2)信号振幅的动态范围比计数器大很多,因而具有较高的数据率。(3)属于智能化自动化操作型仪器,操作十分简单方便,使用效率高。在与计数型处理器实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计数器对 LDV 信号进行有效测量的判据,以便引起同行们作更深的探讨。  相似文献   
36.
多管火箭炮系统是由苏联在二战中率先研制成功后于1941年7月14日首次投入实战,显示出这种新型武器的特点:重量轻,射速大,火力猛,富有突然性,适宜对大面积目标实施密集射击。苏联投入的世界上第一种火箭炮-BM-13“喀秋莎”火箭炮,与当时的榴弹炮等相比,最大的优势在火力上,其改进型火箭炮的战斗部装药达28.9千克,威力超过当日寸的203毫米榴弹,  相似文献   
37.
    
考虑到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径效应对WiFi指纹定位性能的影响从Intel 5300无线网卡中提取信道状态信息(CSI),利用修正后的CSI幅值和相位信息作为指纹特征,使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构建高精度指纹库,实现分米级的高精度室内定位。进一步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采样间隔、室内视距(LOS)和非视距(NLOS)环境、缺失值和数据维度等因素对所提算法定位性能的影响。实际室内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受NLOS影响较小,对室内复杂环境有很强的鲁棒性;此外,该算法能够很好地处理高维稀疏数据,解决CSI指纹特征的"误匹配"问题,且对缺失数据不敏感,定位准确度优于90%。  相似文献   
38.
钢丝螺套与铜丝套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在螺纹接合长度上载荷较均匀地分布给每个螺牙等优点。  相似文献   
39.
惯性约束聚变(ICF)装置中大口径反射镜在自重作用下的畸变常常导致其面形精度降低,从而降低整个激光装置的打靶精度。为了满足反射镜面形精度要求,以反射镜通光表面面形峰谷值(PV值)为优化目标,以支撑点位置为设计变量,对两种反射镜背部支撑方式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试验设计方法、常用响应面类型和优化算法的分析,综合考虑优化效率与精度,最终选取Kriging响应面结合遗传算法开展优化工作。为提高优化效率,提出了两步优化策略。首先建立基于全设计范围的粗精度响应面模型,得到表示设计变量与目标量关系的曲面与初步优化结果。然后基于初步优化结果,缩小设计范围建立高精度响应面模型,进一步优化支撑点位置以得到最佳支撑形式。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的最优解与该点处的有限元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与在有限元模型上直接优化结果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但计算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40.
针对半自主飞行追踪星,阐述航天器交会总体设计方法。根据对接点的地理位置范围、共面轨道倾角以及目标星轨道周期与追踪星入轨点地理位置,确定交会飞行时间和两星初始相位差范围。考虑最小轨道机动动力要求与飞行轨迹安全性等因素,并兼顾地面测控条件,设计追踪星远程导引段与相对导航段的轨道机动与飞行轨迹,特别是选择与比较不同的初始轨道、调相轨道与漂移轨道以及保持点停泊时间与最终逼近段飞行时间等交会飞行要素,调整飞行时间、相位差与对接点位置,确定最佳交会飞行方案,完成空间交会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