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章论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较系统地介绍了已经完成的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结构件镜身、镜盒的制造技术,并提出了对该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应用前景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就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化特性和工程技术应用进行简要叙述,列举了近些年国内外该领域的科研动态,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航天工程中的推广和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学遥感卫星飞轮微振动引起的成像质量下降问题,设计了一种组合隔振装置,并采用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隔振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首先,将测量的飞轮扰振数据引入光学卫星的有限元模型中,计算出飞轮扰振对光学相机的像素偏移影响;其次,设计了组合隔振方案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其隔振效果进行验证;最后,搭建了光学成像微振动实验测试平台,对不同转速下飞轮微振动造成的像素偏移影响进行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组合隔振装置对300 Hz以上高频段飞轮扰振有较大衰减作用,最大像素偏移降到0.01个像素以下,隔振效率达到80%以上;通过对比可知,实验测试与仿真计算得到的像素偏移结果在低频段一次谐波响应及模态响应表现出较好一致性,但在高频段二者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分析飞轮微振动对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小卫星系统的不利影响,建立遥感小卫星光学–姿控–结构全链路集成分析模型,在设计阶段评估隔振系统对微振动的抑制程度,计算相机综合像移结果。首先,以飞轮扰振为输入建立两级隔振动力学模型;然后建立线性光学系统像移与镜体自由度的函数关系,构建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简化模型,计算卫星在隔振下的姿态角速度稳态误差和像移;最后开展地面测量和在轨微振动校验。结果表明:集成分析模型计算的相机最大像移为0.129 8 px,卫星在扰振力矩作用下姿态稳定度为7.5×10-6 rad/s;地面试验中相机像移频域单方向最大为0.114 8 px,姿态稳定度7.5×10-6 rad/s;在轨成像相机像移频域最大为0.084 6 px,期间姿态稳定度达到7.0×10-6 rad/s。建模计算和实际测试结果处在同一水平,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 (Si Cp/ 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 ,包括已经完成的空间光学遥感器镜身、镜盒结构件的设计 ,简要介绍了镜身、镜盒的铸造、机加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 ,同时提出并进行该材料在大尺寸光学反射镜上的制造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金属基复合材料(MMC)的理化特性和工程技术应用进行简要叙述,例举了近些年国内外该领域的科研动态,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MMC)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推广入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9.
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探测能力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的探测能力主要与相机自身收集目标信号的能力、相机本身的背景噪声以及探测器组件的噪声水平有关。衡量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探测能力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信噪比。在国内外相关资料比较缺乏的情况下,文章通过原理研究和理论推导,得到了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探测能力理论计算公式,并用实例进行了例证,表明该方法正确可取,为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设计时对探测能力的分析和预估提供了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