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航空   1656篇
航天技术   328篇
综合类   228篇
航天   7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通过对某型液压油箱在执行航空标准要求后,使产品寿命达到并超过了技术协议的要求实例的介绍,阐述了航空标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2.
基于经济损失的航班延误恢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航班延误的恢复调度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恢复模型,模型考虑了航班延误的延误时间,还考虑了不同机型对航班延误经济损失造成的影响。构造了基于免疫机制的免疫遗传算法来求解模型,此算法保留了标准遗传算法随机全局并行搜索的特点,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避免了未成熟收敛。用实际的航班信息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文中的模型和算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53.
基于现场实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实验,对大跨度桥梁在斜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进行了研究.在西堠门大桥上安装了GPS位移测量系统和加速度传感器,对桥梁在施工和成桥阶段的风速、风压和抖振响应进行了同步现场实测.然后设计1∶124的全桥气弹模型,进行了该桥在正交风与斜向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风洞试验.对现场实测数据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测数据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桥梁在斜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幅值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同等风速正交风作用下的响应值.因此,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分析中考虑斜风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本桥在斜风作用下抖振响应的现场实测和全桥风洞试验结果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254.
一种新型燃烧室供油系统热防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进口空气温度的不断升高,燃油在供油管路内受热氧化结焦从而引发诸多隐患的情况日益突出。本文针对某型中心分级、多点喷射供油系统,开展了以空气隔热屏结合“油冷”的热防护方案设计研究,并通过数值 模拟分析了热防护效果。研究表明,在典型高温进气工况下,空气隔热屏结构可将燃油管路湿壁温度降低至燃油氧化结焦临界温度以下;在慢车主油路停止供油的情况下,单一的空气隔热措施难以满足热防护设计要求,结合“油冷”方案可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55.
分析了翅片、隔板和流体的传热规律,采用有限容积法建立了包含相变流和交叉式在内的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学模型。基于蒸发制冷循环试验台,在4种工况条件下对机载交叉式三股流板翅式冷凝器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并在特定工况下,通过温度场分析了各股流体间的换热特性。经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流体换热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08%,满足工程设计计算需求。通过定性分析,认为流体流量分配不均、相变流体潜热以及相变对流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56.
类 X-37B飞行器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7.
利用NCAR-TIEGCM模式计算了2003年11月20—21日强磁暴期间410km高度上的大气密度,并与CHAMP/STAR加速度计反演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表明,模式结果能够准确反映磁暴期间大气密度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与实测结果在变化趋势和量级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精细结构和数值大小上仍存在一定差异. 模式低估了磁暴期间大气密度的增幅,实测大气密度增幅高达250%~400%,而模式结果为100%~125%. 模式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偏差在高纬地区高于低纬地区,日侧高于夜侧. 通过模式和实测数据的分析发现,磁暴期间大气密度扰动具有日夜侧和南北半球不对称性. 此外,模式能够准确反映磁暴期间大气密度扰动从高纬向低纬的传播以及大气密度对SYM-H指数响应的延迟特性.   相似文献   
258.
综述美国载人登火星方案的主要体系结构,对各方案的轨道设计、推进方式、交会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典型方案,对我国未来的载人登火星任务概念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59.
针对交会对接任务目标飞行器与追踪器轨道运行特性,综合考虑规避策略计算方法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出高度规避、时间规避以及与正常轨控相结合的碰撞规避策略计算方法等三种空间目标碰撞规避策略计算方法。高度规避计算方法采用了Lambert飞行原理,用简化二体开普勒模型取代高精度轨道预报方法,迭代求解规避机动速度增量,实现了通过约束过交点与目标径向距离差得到速度增量的最优解;时间规避计算方法通过轨道周期与速度增量的关系,实现了通过约束过交点与目标的时间差得到速度增量的最优解;与正常轨控相结合的碰撞规避策略计算方法,在正常控制考虑冗余控制量的基础上,对控制策略的控制开始时间或沿迹方向的速度增量进行较小的修正,使两者通过碰撞点的时刻或径向距离错开,达到碰撞规避的目的,该方法不仅可以节省燃料、而且对任务的影响较小。通过对三种空间目标碰撞规避策略计算方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完全适用于交会对接任务,可为我国载人航天任务飞行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60.
分析了液压系统空化气蚀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或减小空化气蚀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