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384篇
航天技术   80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1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针对多架飞机多个保障作业的保障车辆调度,考虑作业任务耗时的不确定性,构造递阶式染色体编码结构的单亲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保障作业编号构成控制基因染色体、车辆编号构成参数基因染色体,分别体现过站保障作业时序约束和车辆指派规则约束,使算法对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设计了基于车辆可调度能力空间概念的染色体解码方法;采用基于适应值的轮盘赌选择策略控制进化方向,并引入均衡算子来提高车辆资源的使用率。通过试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给算法可以提高保障车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保障花费。  相似文献   
552.
结冰风洞水滴直径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过冷水滴粒径大小是重要的结冰云雾参数,获知结冰风洞中的水滴直径,是得到定量结冰风洞实验结果的基础.对于结冰风洞内水滴直径单一或者分布比较集中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值计算和结冰风洞实验相结合的手段标定水滴直径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法数值计算水滴运动轨迹,得到撞击极限随水滴直径变化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结冰风洞实验,测量实验得到的水滴撞击极限,通过在撞击极限与水滴直径关系曲线上进行插值,进而得到实验水滴直径大小.采用该方法对0.3m×0.2m结冰风洞内的水滴直径进行了标定,分别计算和测量了25m/s和35m/s两种速度条件下的水滴撞击极限,得到的水滴直径值相差不超过1μm,初步说明该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对于结冰风洞内水滴粒径多尺寸分布的情况,还提出了相应的标定其容积平均直径MVD的方法,该方法在计算水滴收集率的基础上,通过测量驻点处的结冰厚度,实现对MVD的测量.采用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法进行结冰风洞水滴粒径标定,只需要一般的长度测量工具即可进行,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克服了常规的水滴直径测量或标定需要专门设备的不足.  相似文献   
553.
以带电加热防除冰系统的平尾后掠翼型为研究对象,在风速 90 m/s、温度 -4~-9 ℃、液态水含量(Liquid water content, LWC)0.45~1.5 g/m3以及水滴直径(Median volumetric diameter, MVD)20.1~36 μm条件下,在0.6 m结冰风洞中开展溢流冰生成规律研究,包含溢流冰起始位置、覆盖范围和类型。试验结果表明,翼型表面溢流冰形成的起始位置受加热功率及来流温度影响较为明显,加热功率或来流温度低至一定数值时溢流冰类型从溪状冰变为冰脊,随着加热功率或来流温度的增加,溢流冰起始位置向后移动。溢流冰的溢流范围受LWC及加热功率影响较为明显,LWC越大,收集水量越多,溢流的范围随之越广;加热功率的影响类似,增大加热功率融化的溢流水增多,从而溢流范围越广。溢流冰生成的类型对MVD的变化比较敏感,当MVD从20.1 μm增加为3 μm时,溢流冰即从典型的溪状冰变为冰脊。  相似文献   
554.
国际民航组织的宗旨是保障国际民用航空安全有秩序地发展。航空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民航组织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安全监督都是国际民航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1995年,国际民航组织第31届大会批准了一项安全监督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促使各缔约国能够实施国际民航组织制订的标准与建议  相似文献   
555.
激光选区烧结(SLS)的激光扫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快速原型制造(RP&M)中激光选区烧结(SLS)的扫描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根据实际工作,系统地介绍了实现激光扫描控制的软件系统,并为激光选区烧结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56.
在飞机座舱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中.电子式全姿态指示器(Electronic attitude director indicator,EADl)的天地区域的重新填充是个非常费时的工作。本文针对EADI画面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双帧存交替切换结构和硬件实现边标志填充算法的图形显示系统设计新方法,通过给字符、天及地的区域边界设立不同的标志,由专用FPGA硬件根据标志采取相应的填充操作,实现区域的快速填充和字符的叠加。该EADI显示系统已研制成功,调试表明:EADI画面的图形填充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彻底解决了EADI画面生成中的速度瓶颈,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57.
在综述面向对象有限元软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作者用ROSE软件工具、采用UML建模语言和C^++语言所编制的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Object-oriented finite element program,OOFEP),对产生的类作了必要的说明,对OOFEP软件框架的建立、程序C^++代码的产生过程作了阐述,最后OOFEP程序进行某型号发动机某级压气机盘的应力应变分析。尽管目前的OOFEP程序的功能有限,但包含在OOFEP之中的面向对象的机制使得它比较容易扩充所需功能而日趋完善。研究工作表明:面向对象方法很适合于进行有限元程序的框架设计和代码编制,所编制的OOFEP程序可以对工程问题进行初步的应力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558.
在高性能航空与民用燃汽轮机设计过程中,涡轮叶栅内部叶片表面边界层由层流向湍流的转捩始终得到设计者的关注,原因就在于叶片表面边界层流态与叶型损失密切相关。笔者在特定的低速来流条件下,采用多种剪敏液晶显示材料,深入研究了叶栅风洞中叶片表面边界层流态剪敏液晶显示技术,对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提供的涡轮叶栅进行了大量吹风实验,从实验拍摄的图像分析,证实了该项技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较为准确地探测叶片表面边界层转捩的发生。为从机理上更深刻地认识叶片表面粘性边界层转捩机制,笔者对来流马赫数和冲角对转捩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59.
本文根据我们在碳/环氧多向迭层板的单孔螺栓连接试验中所获得的230多条P—δ曲线,提出了以P—δ曲线上的第一平台点相对应的载荷作为连接设计的许用挤压力的观点。这一观点已由金属材料(LY12CZ)的螺接试验所验证。这与碳/环氧多向迭层板的设计许用值的选取原则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许用挤压强度的确定方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60.
为准确地确定飞机结构的使用寿命,文章认为飞机结构的损伤历程是地面停放环境和空中疲劳载荷协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基于等效腐蚀损伤的估算使用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