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376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降低超材料实现难度,对参数简化型折叠变换媒质的散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基于理想参数折叠变换媒质,提出了一种参数简化模型,简化后三个方向的非均匀性被集中到其中一个方向。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简化参数型折叠变换媒质的散射放大效果与理想参数模型接近,保持了波束聚焦的基本特性;超材料的介质损耗对器件散射放大功能的影响较小。研究发现:该参数简化模型保持了一定的散射放大功能,但材料参数大幅简化,明显降低了实际制备难度,而且无需对超材料的损耗条件有苛刻要求,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介绍我们研制的一种空间半导体探测器,扼要地叙述了仪器的设计原理,分析了脉冲成形电路的输出特性。本仪器探测太阳质子和α粒子,分七个能档输出,其中质子四档:2.5-10MeV、10-30MeV,30-60MeV和≥60MeV;α粒子三档:10.5-43MeV、43-70MeV和70-125MeV。  相似文献   
123.
1986年9月,由航天部科研生产司主持在上海召开了上海新光电讯厂研制的Y—1B数字化遥测系统设计鉴定会。该系统包括P,VHF两个波段的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遥测头和全功能的以P波段为主兼容VHF频段的遥测地  相似文献   
124.
利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和液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 I)的混合酯合成聚异氰酸酯,进而合成聚氨酯(PU)粘接剂,选择有机物联二脲作为该粘接剂的填料。以上述两者作为某推进剂包覆层的主成分,得到的包覆层较单体二异氰酸酯合成的PU粘接剂和无机填料得到的包覆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相容性、防NG迁移性和阻燃性等。研究结果表明,选择TD I和液化MD I的比例为7∶3,联二脲加入量为40%较为适宜。同时,对力学性能、相容性和阻燃性改善的原因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5.
对可动态检验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的相参多目标模拟器总体设计进行了介绍,包括多目标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组成和系统模型,并对其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性能检验进行了效能分析。  相似文献   
126.
本文提出了导弹贮存延寿研究中的“五个结合”,这就是试验件安排上的全弹贮存与平贮件贮存相结合;工作内容上的试验与设计研究相结合;延寿措施上的挖潜与二次开发相结合;信息利用上的贮存试验信息与战斗弹贮存信息相结合;评定方法上的工程评定与统计评定相结合,并做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在压力测量和控制系统中,常用闭环控制系统,可获得较好的技术性能指标。本文研究的智能压力仪,是一非线性离散控制系统。文中提出了模拟线性控制系统的积分分离PID控制方法,对非线性控制系统采用模拟的PI控制。已研制成功的智能压力仪,其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130.
文章为某地下建筑物上部和建五层钢筋砼框架结构的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对地下建筑物现状及新建上部结构类型、受力特点的分析,在两者之间设计了过渡层,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上部结构水平力和竖向力安全可靠地传递给原有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