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376篇
航天技术   78篇
综合类   84篇
航天   1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吸收边界条件的选取在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设计衍射光学元件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出了一维吸收边界条件的解析解及该吸收边界对TEM波的反射系数,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在激励源分别处于讨论区域右边、中间,且在TEM波传播的同时一直存在的情况下,一维Mur一阶吸收边界条件和波延迟法的优质吸收效果。对两种边界条件的计算误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Neum ann边界条件波形稳定早,数值精度高,Mur一阶边界条件波形稳定稍迟,有一定误差,但吸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22.
大跨度桥梁涡激共振是影响桥梁运营阶段行车舒适性和桥梁构件疲劳寿命的重要因素.以某半封闭钢箱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在宽高比约为8.1的半封闭窄箱梁底板外缘安装多孔扰流板气动措施的涡振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对于这类半封闭窄箱梁,在上游侧安装多孔板的减振效果略好于上下游两侧同时安装多孔板的减振效果,只在下游侧安装多孔板的减振效果要明显不如前二者;此外,多孔板悬挑宽度对其涡振减振效果也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多孔板悬挑宽度越大,减振效果越好,尤其是对于只在下游侧安装多孔板的情况,多孔板悬出宽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323.
针对空天飞行器研究助推段牛顿迭代制导初值生成方法。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助推段制导参数,推导了迭代制导算法公式。重点分析了影响收敛精度的主要因素,针对迭代初值对其有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将理论推导与数据插值融合的迭代初值求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实现空天飞行器助推段迭代初值与制导参数的快速生成,收敛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24.
我们习惯了在各种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城市的功能也随着人们的需求而改变:现在成都的大多数茶馆里没有了传统的评书和说唱,老板甚至把“碧螺春”、“竹叶青”的招牌换成了“机麻”的广告,少了茶香的茶楼,取而代之的是烟雾缭绕之间麻将的阵阵声响。  相似文献   
325.
真实蜂巢的力学分析和航天载荷结构仿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永进  朱光武 《宇航学报》2016,37(3):262-267
自然界的真实蜂巢与工业上常用的蜂窝三明治夹层结构存在构型上的差异。对比二者的差异并分别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二者因结构差异而导致的力学性能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种结构在受到轴向力和径向力时其变形和内部应力分布的区别。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揭示真实蜂巢在力学性能方面所具备的独特生物学智慧,且将真实蜂巢独特的力学性能特性应用到某些航天载荷的结构设计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6.
为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姿态控制精度,对主动抑制太阳帆板挠性振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由卫星平台、步进电机和太阳帆板组成的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频率和阻尼比耦合特性。基于输入成型技术零极点对消的抑制振动原理,提出了对帆板原始转速指令进行整型并补偿电机定位转矩的控制策略:根据获得的系统各阶振动频率和阻尼比,设计各模态ZVD输入成型器,所有成型器卷积成综合成型器,原始帆板转速指令先输入综合成型器再输入电机以抑制各模态振动。数学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原理可行性,表明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帆板的挠性振动,且对设计参数误差和模型参数变化具较强的鲁棒性,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7.
无源微脉冲射流抑制叶栅气流分离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一种适用于高负荷压气机的无源微脉冲射流控制技术,在平面叶栅实验平台上开展了低马赫数实验研究,得到了无流动控制时叶栅通道内稳态及动态压力特性.对该分离流场(通道内分离涡主频为478Hz,对应的斯特劳哈尔数Sr约为0.2)进行了无源微脉冲射流控制通道内气流分离的实验研究,并针对148Hz到840Hz频率范围内的无源微脉冲射流控制分离流的效果进行了实验测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分离涡主频0.85~1.20频率范围内,控制效果最为明显;相比于开缝吹气等定常射流控制方式,无源微脉冲射流控制方式引气流量小,大幅降低了引气对压力面流动特征及叶栅总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8.
关于航天器产品研制试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试验是航天器产品3大类试验之一,是提高产品固有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随着对航天器产品在轨可靠、稳定运行要求的不断提升,研制试验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但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使得研制试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文章结合航天器产品研制试验的现状和需求,对与研制试验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解读,对研制试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典型案例说明研制试验在提高产品固有可靠性方面的独特作用,以期为正确认识航天器产品研制试验,并合理策划、有效开展研制试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9.
我院物理实验室王诗进高级工程师主编的《大学物理实验》已于1990年4月由航空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根据1986年《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编者的多年教学实践并在参考兄弟院校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共分五个部分:绪论、力学热学实验、光学  相似文献   
330.
冲击大电流技术是一种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产生数百万安培冲击电流的技术,这项技术在大秦线冬季运煤过程中将用于清理冻丰,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清理冻丰时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