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60篇
航天技术   11篇
航天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应用分支裁剪和特征结构配置的方法进行了飞行控制律的全局连续设计.以飞机本体动力学系统平衡图为基础,采用连续方法设计前馈控制律,修改平衡图的分支形状,使系统输出跟踪操纵输入指令.应用特征结构配置的方法设计全局调参的纵、横航向解耦反馈控制律,满足飞行品质要求,裁剪非指令运动对应的平衡分支.对开环前馈控制以及闭环反馈控制的控制分叉进行了分析.针对某静不稳定飞机进行控制律设计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不期望分叉得到抑制,飞机稳定飞行范围得以扩展.   相似文献   
62.
飞机着陆下滑状态人-机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策  方振平 《航空学报》2000,21(6):500-503
采用最优控制驾驶员模型在频率域内分析是理论评价电传操纵飞机着陆下滑状态飞行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人 -机系统响应特性可揭示出驾驶员工作负荷和系统动态特性之间相互影响。驾驶员相位补偿作为驾驶员工作负荷的度量 ;取人 -机系统闭环带宽、开环高频峰值和飞行轨迹倾角误差均方值等指标来评价系统动态特性。这些评价准则与驾驶员主观评分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该方法对某电传操纵飞机进行分析 ,其结果与飞行模拟评价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3.
H_控制理论在飞行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子强  方振平 《航空学报》2000,21(3):230-233
 对 H 控制理论在飞行力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典型战斗机的横航向飞行机动为例,介绍了将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问题转化为标准的 H 控制问题,继而进行 H 控制器设计,以提高其机动特性的鲁棒性。采用显模型跟踪技术,飞行品质的要求包含在反映状态变量侧滑角、稳定轴角速率对指令输入响应的理想模型中,通过使理想模型输出和实际对象输出之间的加权误差最小,同时保证控制面不饱和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飞机模型气动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增广系统达到了期望的性能指标,显示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4.
65.
为获得驾驶员-飞机良好的匹配特性,根据Neal-Smith闭环系统评价准则,建立了相应的边界条件方程,采用牛顿失供和最速下降法相结合,迭代求得驾驶员模型参数和飞机模型参数。按良好飞行器品质要求,对闭环特性进行了综合。驾驶员模型选用俯仰跟踪时的形式,飞机模型采用等效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66.
大迎角飞行品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飞行包线向低速大迎角扩展后飞行品质研究面临的几个重要方面,即需要提供直到充分过失速迎角的飞行品质指标,这是设计飞控系统的依据之一:纵,横,航向操纵效能要求,这是配置,裁减操纵面的依据,机动任务集,这对于提出品质指标与操纵效能要求,及早发现飞机缺陷和全面评价飞机系统的战术效能等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总结有关的研究思路以及目前的进展,并给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67.
尾旋自动防止系统非线性解耦控制律综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季陆  方振平 《航空学报》1996,17(3):286-291
将非线性解耦控制理论应用于飞机尾旋自动防止系统中,给出一种考虑尾旋动态特性的解耦控制律综合方法。根据某架现代战斗机的数学模型,用这种方法设计了用升降舵、副翼、方向舵对迎角、侧滑角和滚转角速度解耦的尾旋自动防止控制律。相应的闭环系统数字仿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方振平  李慧波 《航空学报》1992,13(6):249-257
本文用时域内改变加权阵Q方法,优化设计有风切变时飞机的下滑控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将风切变强度v′_f作为系统中的一个变量,使设计出的系统对风切变强度的灵敏度减少,即系统具有鲁棒稳定性。为了比较,文中还用二次型性能指标优化设计同一个系统。另外对性能指标中加权阵Q和鲁棒矢量加权阵Q_5元素的选取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JJ-6飞机为例,研究了采用具有迎角/过载限制器的俯仰增稳系统对该机在大迎角下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并根据该机在大迎角下的偏离/失速运动机理,探讨系统中限制器边界值确定的原则。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抗偏离/失速的能力,进而可以防止尾旋发生。但在大迎角下过大的横侧操纵,飞机仍能进入尾旋运动。  相似文献   
70.
非线性解耦控制理论在飞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非线性解耦控制理论设计了用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控制飞机迎角、侧滑角和滚转角速度的解耦控制律,并进行了闭环系统数字仿真研究。飞机动力学的数学模型计及了非线性气动力、运动和惯性耦合因素;操纵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考虑了舵面的惯性,位置和偏转速率限幅,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可有效地指令飞机进行大幅值的单自由度或多自由度机动飞行,控制律中的参数变化对闭环系统动态响应影响较显著,容易导致Hopf分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