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69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本文讨论了与飞行中远程巡航导弹通信的需求以及卫星作为中继平台的潜力。国防卫星通信系统Ⅲ(DSCSⅢ)和舰队卫星通信(FLTSATCOM)星至少能够同时为70枚巡航导弹向水面舰只和陆基指挥中心传送200bit的状态信息。DSCSⅢ还可以同是为至少70枚巡航导弹提供准实时有人末制导支持(只要巡航导弹装有共影天线阵)。FLTSATCOM可以为2枚装有全向天线阵的巡航导弹提供相同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传统末段敏感器图象数据,该图象数据的速率为每格每秒40kbits,取决于可实现的图象数据压缩比。本文还论述了指挥员利用这些系统重新瞄准新目标,允许一枚巡航导弹向地面传送一路末段敏感器图象。  相似文献   
112.
113.
本文通过分析军民航飞行冲突,查找实际协调工作中的症结难点所在,强调军民航协调工作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改善协调工作、提高协调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4.
基于四元数非线性误差模型的快速传递对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小角度假设的常规线性误差模型不能适用于大失准角时的初始对准,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一种没有小失准角假设,以速度误差和姿态四元数误差作为量测的非线性快速传递对准误差模型,并证明当误差变为小角度时,该非线性误差模型可以简化为常规线性误差模型。使用 Unscented 卡尔曼滤波代替通常采用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来处理非线性数据融合问题。为了评估和分析该非线性误差模型,设计了一个传递对准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当初始失准角为小角度时,该新模型和线性模型有着相当的对准性能,但是当初始失准角为大角度时,本文提出的非线性误差模型仍然能够精确完成对准过程,而基于线性误差模型的对准滤波器却发散了。  相似文献   
115.
为了实现更大范围的辐射测量,研制了一套大口径低温黑体标定装置。该装置采用工质制冷技术,避免了大量液氮消耗;采用辐射面竖直放置,有利于红外测量设备标定使用;采取了双参数联动PID控制方案,实现了宽温区辐射体的高稳定性控温。该装置研制中使用了低温黑体的防结霜技术、低温黑体辐射定标温度修正技术、低温黑体校准技术等,为建立低温黑体辐射标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6.
长期演进(LTE)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标准,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提升系统频谱利用率,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频率复用系数的提高,LTE系统也面临十分严重的小区间干扰(ICI)。干扰抑制合并(IRC)是降低ICI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导频符号数目的限制,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存在较大的误差,从而导致IRC算法对干扰噪声抑制性能的下降。针对这个问题,将自适应对角加载(DL)技术引入IRC算法中,利用最小恒模误差准则来自适应计算对角加载系数,并对估计出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修正,改善IRC算法在干扰场景下的性能。链路级的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IRC算法对ICI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7.
根据反辐射导弹的特征和缺陷,从反辐射导弹干扰技术入手给出了五种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途径。然而,现代反辐射导弹为了抗干扰采取了诸如跟踪干扰源(HOJ)模式、聚类分选、极化分选、空间谱估计、以及极化分辨技术等更为先进的对抗手段,使得传统功能级仿真得出的部分试验结论不再准确。大量信号级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要对现代反辐射导弹进行有效干扰更加困难,对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亟需研究新的干扰手段和干扰策略。  相似文献   
118.
有源拖曳式雷达诱饵能够实现角度欺骗、距离欺骗、速度欺骗三重干扰效果,它通过电缆与被保护目标相连接,两者具有相同的运动特性,载机和拖曳式诱饵在距离、速度和角度上分辨不出来,导引头的响应会成为两个射频源的复杂函数,这将产生一个角度误差,从而增加了导弹的脱靶距离。为了提高雷达抗拖曳式诱饵能力,从空间角度分辨力入手,在常规单脉冲雷达系统结构上,利用了结构的冗余信息,提取对角线差通道的接收信号,然后与和通道、俯仰差通道、方位差通道联合建立方程组,求解得到目标和诱饵的角度信息,并对两者的信号幅度进行了分离,提出了诱饵识别的方法。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9.
捷联惯导系统的部件直接固联在载体上,承受着载体工作过程中的恶劣环境,因此系统参数容易受到影响而变化,需要通过标定过程获得参数变化并进行补偿,从而修正捷联惯导系统精度。针对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问题,阐述了国内外在线标定技术的发展,对在线标定问题中的重点技术如误差方程分析、可观测性分析和滤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初步分析了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0.
这是本课题三篇系列论文的最后一篇,概述了电子束淬火的效能和优点。对电子束淬火在工程技术领域内的实际应用,也作了详尽的阐述。本文的前一部分刊登于本刊91年第2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