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航空   7篇
航天技术   12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2013年9月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燕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副院长李明,孙家栋院士、包为民院士、李德仁院士等领导、专家及技术人员8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学术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包为民院士主持,杨保华院长向10多位院士专家颁发了学术委员会聘书,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学术委员会章程。作为实验室的最高学术  相似文献   
112.
徐菁 《太空探索》2010,(8):53-53
<正>哈罗!如果读者看到这篇日记,我猜想,读者已经对"火星500"项目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我们的第一天,我想写一些我们的训练及在隔离设备中的感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发现太空领域与研究领域是两码事。正如读者知道的那样,我的学科背景是工业领域,尤其是电子工业。太空是一个几乎不能到达的遥远目标。今天,我能记得的近期经历是:"我两天前在卡纳维拉  相似文献   
113.
徐菁 《中国航天》2006,(10):40-43
美国参加首次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机组将由4~7名航天员组成。具有数学和科学天赋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必须保证他们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除此之外,需要通过基因测试来排除候选者是否存在潜在的基因突变。这些航天员必须敬业,而且要毕业于世界著名大学的科学和工程专业,另外还要求在相关工作中积累了各种探索火星所需的技术经验。现在,这些理想的未来候选者的年龄不会超过16岁。  相似文献   
114.
徐菁 《中国航天》2005,(10):25-28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很多医学有关的事故。尽管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研究怎样克服这些困难,但是如何保障航天飞行中的航天员的健康仍然面临着挑战。例如,在某次太空行走时,一名航天员手套上的螺栓刺破了手套,使其皮肤直接暴露出来;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途中,曾出现过航天员发高烧的情况;在一次飞行中,一位航天员突然心律不齐,处境危险;有一次,3位航天员被有毒气体所笼罩,其中一人还失去了知觉;  相似文献   
115.
徐菁 《太空探索》2005,(4):12-14
人类要想飞出地球,前往月球和火星,并建立基地,需要解决诸多问题,而航天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是如何抵御太空辐射。  相似文献   
116.
徐菁 《国际太空》2004,(8):30-31
2003年秋,欧洲航空航天防务公司空间部(EADSSpace)旗下的Paradigm保密通信有限公司(PSC),与英国国防部签署了天网-5卫星合同。该合同包括设计和制造天网一5A、5B两颗卫星,以及所有的发射业务、相关地面部分、网络和管理系统等,  相似文献   
117.
世界航天发射市场陷入了低谷,2001~2003年的低发射记录表明了这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年发射次数几乎不低于80次,特别是1996~2000年,平均年发射次数达到了82次。而2001年的航天发射次数是60次;2002年为65次;2003年为63次,  相似文献   
118.
徐菁 《太空探索》2005,(8):32-33
飞船和航天飞机要想停靠在“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或地面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复杂的操作方能实现。那么,什么时候这种手动式交会对接能够有质的飞跃呢?2005年4月15日美国航宇局发射的“自主交会技术演示”卫星,第1次在轨演示了这种技术,但由于出现燃料问题,不得不遗憾地提前结束了这次被寄予厚望的任务。而俄罗斯人在多年以前就已掌握并使用了自动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119.
徐菁 《国际太空》2006,(7):11-13
□□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每年全球运载火箭(以下简称火箭)的发射次数都超过了75次(包括航天飞机的发射,下同).进入21世纪后,发射次数逐渐减少,不过头3年的发射次数仍超过了60次,2001、2002和2003年的发射次数分别是60、63、62.  相似文献   
120.
徐菁 《太空探索》2007,(7):24-27
2008年7月阿里安-5火箭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欧洲空间局的2个先进的空间天文观测台——“赫歇尔”(Herschel)和“普朗克”(Planck)。这2颗天文卫星将考察人类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