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航空   828篇
航天技术   91篇
综合类   162篇
航天   19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接力点和巡航结束点受喷管冷、热态膨胀状态不同的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冷、热态俯仰力矩差,从而对飞行器姿态控制带来较大困难.针对该问题,研究了下唇板可调方案对降低冷、热态俯仰力矩差的有效性,对不同下唇板角度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喷管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下唇板旋转6°时,设计马赫数Ma=4.5下冷、热态俯仰力矩差下降29.57%,推力系数减小0.42%.并且进行了下唇板角度可调方案的风洞试验和对应的数值模拟,对比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所提出的可调方案及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02.
空间太阳望远镜的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卫星热控制技术与光学波像差理论相结合,以空间太阳望远镜(SST)为例,对空间光学系统的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进行了研究,以光学指标作为热设计的最终评价标准,为高分辨率空间光学系统的热设计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3.
设计和分析双方密钥交换协议,目前已提出多个可证安全模型。为保障密钥交换协议所需的安全特性,形成一个统一的安全模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评估了eCK',eCK和CK模型,证明了eCK’模型是当前最强的密钥交换可证安全模型,并形式化分析了这些模型的强弱关系。此外,对于模型问存在的蕴含关系还提供了形式化证明,并对非蕴含关系给出了反例。  相似文献   
604.
提出了一种软输入软输出LDPC码译码算法,采用欧氏距离作为判决准则,通过对欧式距离信息的反对数和进行迭代处理,实现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同时,还提出了该算法的一种简化方法,以降低计算复杂度。本文提出的软输入软输出算法无需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和信道状态即可实现译码,并且在性能无明显损失的前提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性能与和积译码算法性能相近的情况下,计算复杂度比和积译码算法的复杂度下降了约10%。  相似文献   
605.
以舰载一体化反导武器和反舰导弹入射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舰载反导武器拦截齐射反舰导弹的特点,建立了舰空导弹和火炮拦截反舰导弹入射流的排队服务规则、反导武器的状态转换条件和饱和攻击弹药消耗量计算方法;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推进对抗的演进,实现了舰载反导武器对反舰导弹的动态拦截。仿真得到了饱和攻击所需齐射反舰导弹数的概率分布,验证了以弹药消耗量为目标函数的最优齐射反舰导弹数是存在的假设,解决了缺乏饱和攻击定量计算问题,为高效实施饱和攻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6.
韦常柱  琚啸哲  徐大富  吴荣  崔乃刚 《航空学报》2019,40(7):322782-322782
针对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返回全程非线性、高动态、强扰动、多约束条件下的精确着陆问题,开展适应各飞行段任务特性和需求的返回全程制导控制方法研究。首先分析返回全剖面各飞行段的特点及对制导控制的需求,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经典制导控制方法给出可行的返回全程制导控制方案,并针对其不足分别设计修航段基于剩余时间估计和几何关系目标点自适应更新的双层迭代制导、返回末段多约束自适应制导和返回全程自抗扰控制器,构建了自适应强抗扰新型返回全程制导控制方案;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通过对比分析经典制导控制方案和新型制导控制方案在小偏差/扰动和大偏差/扰动两种条件下的飞行状态,验证了新型制导控制方案下更高的着陆精度、更强的适应性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607.
讨论了直升机技术的发展及现状。首先,简要介绍了直升机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然后讨论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包括:旋翼载荷预估、旋翼气动弹性分析、复合材料结构动力学、旋翼噪声预估。讨论着重于分析模型,分析方法和参数敏感性,借以反映当前直升机技术研究的现状,并探索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此外,文中还强调了分析预估与试验结果吻合关系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08.
基于PC2B格式自由尾迹方法的旋翼响应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翼自由尾迹模型的建模和桨叶动态响应计算的问题是直升机空气动力学领域中富有关键意义的课题。本文结合桨叶气动模型、旋翼涡尾迹模型、桨叶挥舞动力学模型、"PC2B"尾迹求解算法和旋翼配平模型,建立了一个时间精确的旋翼自由尾迹和桨叶动态气动响应的分析方法,并针对旋翼总距突增时的旋翼载荷和桨叶动态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9.
在分析传统广义旁瓣相消器(GSC)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广义旁瓣相消器的波束形成方法,即基于特征结构的GSC波束形成算法(ED-GSC),该算法在投影特征空间中引入了期望信号方向矢量,能在期望信号功率较大时保持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性能,又能在期望信号功率较小时(甚至为零)具有较好的波束保形能力,对噪声有很好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ES-GSC算法在高、中、低的信噪比下都具有较好的波束形成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波束形成算法。  相似文献   
610.
研究了氧化物玻璃中Eu3+离子的敏化发光。结果表明,硅酸盐玻璃中Bi3+向Eu3+离子产生共振能量转移而对Eu3+发光起敏化作用;磷酸盐玻璃中,Pr3+,Sm3+对Eu3+离子产生特征激发敏化发光,提出了声子支助的共振能量转移模型,解释了Eu3+的敏化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