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航空   10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本文根据TCP/IP网络技术特点,探讨航天测控领域中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计算机与测控设备实时信息交换的可能性,将网络计算机体制与以前的集中计算机体制进行了比较;本文针对航天测控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对使用TCP/IP网络技术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对网络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2.
杨娟  牛江昊  张青松 《航空学报》2023,(23):290-299
为确保全寿命周期内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状态处于可控范围,掌握老化锂电池的热危险性变得尤为重要。开发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无损检测与原位检测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循环老化程度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爆炸极限及爆炸危险性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未经老化的锂电池相比,老化电池在热滥用条件下达到热失控所需热量减少;内部层状结构形变随着循环老化程度的加深而加剧,爆炸范围呈现收敛的趋势,并在锂电池经历120圈循环老化时达到最值。未老化锂电池的热失控气体的最高燃爆温度为203.4℃、最高燃爆压力为0.458 5 MPa,老化电池的热失控气体的燃爆危险性显著降低,随着老化程度的提高,虽然热失控气体的爆炸危险性有轻微回升,但仍远低于未老化电池。研究结果证明了CT无损检测与原位检测热失控气体爆炸危险性相结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构建锂电池危险程度演化机制数据库及探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