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450篇 |
免费 | 23353篇 |
国内免费 | 1237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3884篇 |
航天技术 | 18278篇 |
综合类 | 13016篇 |
航天 | 339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74篇 |
2023年 | 4947篇 |
2022年 | 5892篇 |
2021年 | 4963篇 |
2020年 | 6460篇 |
2019年 | 5860篇 |
2018年 | 5649篇 |
2017年 | 4322篇 |
2016年 | 4783篇 |
2015年 | 4547篇 |
2014年 | 5889篇 |
2013年 | 5656篇 |
2012年 | 6485篇 |
2011年 | 7217篇 |
2010年 | 7044篇 |
2009年 | 7113篇 |
2008年 | 6663篇 |
2007年 | 6077篇 |
2006年 | 5694篇 |
2005年 | 4721篇 |
2004年 | 4241篇 |
2003年 | 4034篇 |
2002年 | 3377篇 |
2001年 | 3162篇 |
2000年 | 2602篇 |
1999年 | 2219篇 |
1998年 | 1477篇 |
1997年 | 1382篇 |
1996年 | 1382篇 |
1995年 | 1401篇 |
1994年 | 1487篇 |
1993年 | 975篇 |
1992年 | 964篇 |
1991年 | 937篇 |
1990年 | 820篇 |
1989年 | 1030篇 |
1988年 | 840篇 |
1987年 | 781篇 |
1986年 | 474篇 |
1985年 | 571篇 |
1984年 | 478篇 |
1983年 | 511篇 |
1982年 | 393篇 |
1981年 | 453篇 |
1980年 | 215篇 |
1979年 | 151篇 |
1978年 | 80篇 |
1977年 | 47篇 |
1976年 | 24篇 |
1975年 | 3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31.
732.
733.
针对弹射座椅舒适性存在的不足,基于Poser软件,首先以中国男性飞行员尺寸为依据,建立了三维静态人体模型,保证了人体主要部位尺寸的准确性;然后把AutoCAD中的弹射座椅导入3Dmax软件中,结合飞机座舱的几何尺寸及各操纵机构的几何尺寸,建立弹射座椅-座舱操纵机构模型.最后把该模型导入Poser 软件中,利用人机工效学的相关理论,建立弹射座椅-飞行员-座舱操纵机构系统平台模型.在系统平台中对飞行员进行操纵仿真和分析,讨论了影响弹射座椅舒适性的因素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法.由于系统平台中参数的准确性和可调节性,提高了弹射座椅舒适性研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34.
应用相关向量机(RVM,Relevance Vector Machine)回归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RVM的零偏温漂预测补偿模型,利用温度值和温升速率作为输入可预测不同温变过程下的加速度计零偏温漂,探讨了不同训练样本数量、核函数类型和不同的核函数宽度对预测补偿效果的影响,最后应用环境温度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RVM的零偏温漂预测补偿模型能够有效的预测微机械(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加速度计零偏温漂,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小于1%,补偿后滞环误差最大由0.06g缩减为0.015g. 相似文献
735.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在柔性航天器的振动主动抑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哈密顿原理和压电驱动的载荷比拟方法,建立了带MFC压电驱动的离散形式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算法进行主动控制。结果表明:在航天器的柔性体受到脉冲载荷激励条件下,使用MFC驱动器可以实现航天器挠性振动的快速抑制,并且同时保持中心刚体姿态的稳定性,即能够实现挠性振动与姿态运动的协同控制。基于MFC的主动控制方法对于高频响应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柔性占优的航天器,采用MFC的主动控制优于被动控制。本文方法在处理具有复杂柔性体的航天器时更具优势,更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36.
信息获取、自动精确打击等使得无人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武器。快速精确的航迹预测可以提高作战效率,提供及时、最优的冲突解决方案。针对无人机的优良特性,首先优化无人机的航迹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理论推导,重点研究了以最大功率爬升转弯过程,验证了优化后的过程优于普通爬升转弯模型。此航迹预测方法可以快速得出航迹特征点以及到达航迹特征点的时间。 相似文献
737.
对于大气层外拦截问题中以零控脱靶量(ZEM-zero effort miss)作为指标的预测制导方法,其ZEM的预测精度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拦截任务.在线性化平方反比引力模型下,给出了基于目标轨道坐标系的ZEM预测算法,导出ZEM发生条件,并提出一种提高ZEM预测精度的方法,即通过初值轨道角速率的选取可明显改善算法的预测精度.同时将该算法与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下的ZEM预测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算法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8.
构建了UH-60A直升机六自由度非定常、非线性气动力模型以及完整的直升机/涡轴发动机非线性综合仿真模型。使用增广LQR方法设计了直升机飞行控制器,包线内大量仿真结果及与 控制器效果的对比表明该控制器解耦性能、指令跟踪性能优越,鲁棒性强。此外,该控制器设计过程简单和调参方便。借助上述综合仿真模型研究了发动机闭环系统与直升机的功率匹配关系,数字仿真表明,发动机能够满足直升机机常规飞行任务下的功率需求,功率涡轮转速下垂量满足直升机飞行操纵品质规范(ADS-33E)的要求。 相似文献
739.
光学遥感是当前卫星遥感的重要手段, 而卫星温控和能源系统也广泛采 用光学膜层, 它们在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对卫星应用任务的完成, 乃至卫星寿命、安全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给出了太阳紫外辐射对星上光学膜层影响的主要机制, 分析了这一影响的主要规律和原子氧剥蚀、高能粒子和静电场的作用, 综述了太阳紫外辐射对星上光学系统表面膜层影响的测量结果, 最后提出了星上光学膜层污染防护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