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27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塞式喷管流场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清楚塞式喷管的注以动机理以便合理的设计塞式喷管,本文从N-S方程出发,采用NND格式对塞式喷管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塞式喷管在高低空注以场的发展和外流对塞锥流场及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设计高度以下,塞式喷管的高度补偿作用很在,并且外流对塞式喷管影响很大,而在设计高度以上,塞式喷管的补偿作用消失,而外流的影响同样可以忽视。  相似文献   
42.
底部结构对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塞式喷管性能,特别是提高塞式喷管底部的作用,从降低逆压梯度出发,利用外形设计法提出了六种不同于传统平面底部的底部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研究,简单介绍了控制塞锥底部分离流动的基本思路,数值方法采用二阶精度的NND格式NS方程,研究表明,这几种模型相对于传统底部模型而言,底部旋涡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底部的压强有明显的上升,塞式喷管性能得到了改善,性能甚至比加入二次流要好。而且外形设计法还不需要辅助设备和消耗额外的功率,是一个容易实现的方法,本文的模型6是一种不错的底部模型,把外形设计法和底部二次流结合起来使用会获得更好的性能,塞式喷管底部的潜力尚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