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245篇
航天技术   175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弹载雷达干扰机的天线要求体积小、宽频带、高增益,且耐受功率大,对天线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种弹载大功率雷达干扰天线的结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天线组成原理、馈电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电磁场仿真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采用小型化、一体化的综合设计以适应弹载平台需要,并通过大功率辐射试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2.
五孔探针的标定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峰  张元  彭成一 《航空动力学报》1990,5(3):236-238,285
实验装置:标定风洞为一个抽吸式风洞,直径Φ100mm,精心设计制造的双曲螺线进气唇口能保证进气流场均匀。进气唇口外部加了一个整流网罩,以减小外部扰动对流场的影响。该风洞的Ma数范围为0.11~0.147。探针耙能在俯仰偏航和上下三个方向运动。而被标定的针头始终处于流场的同一点。相应的度量机构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测出α,β的值的大小。该风洞流场的品质分别经总压探针、静压探针和热线校测过。   相似文献   
143.
对某机载光电产品中典型零件,从加工刀具、切削参数、工装设计等方面进行了SiC/Al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研究,得出了一套SiC/Al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方法,提高了SiC/Al复合材料的加工质量,为航空新材料应用做出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44.
发展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气动特性预测技术,在开展部分工况风洞试验基础上,结合少量数值仿真结果,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全部工况气动特性.该方法能够降低研制成本,缩短周期.先后解决了相关函数选择、模型超参数训练、数据检验和"人在回路"应用等关键算法与技术问题,应用于运载火箭子级栅格舵落区控制项目气动研制,获得了设计所需完...  相似文献   
145.
对深度确定性策略算法进行改进,结合图注意力网络,提出将知识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航天器故障推理方法.在构建航天器部件级知识图谱的基础上,根据航天器知识图谱的结构、语义配置强化学习的环境,设置独特的奖励函数、策略网络与价值网络.针对航天器知识图谱的图结构数据特性,引入图注意力机制进行更为准确的故障定位.模拟故障发生情况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由测点与测点特征出发进行反向故障推理,获得故障路径,快速自主定位发生故障的功能模块与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146.
147.
该文讨论复合机能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差压检测器为例,说明复合机能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利用该传感器,可以从差压、静压求得质量流量。在气体条下,还可对压力的影响进行修正。今后,若数字传输信号达到标准化,使用多路信息传输技术,复合机能传感器的价值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8.
乘波飞行器气动力、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德一  李椿萱 《宇航学报》2008,29(6):1782-1785
采用多块分区网格以及并行计算技术对给定乘波构形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了数值模 拟,分析了飞行器前缘小半径钝化对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了前缘钝化后飞行器表面 的热流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前缘钝化对飞行器的升力影响不大,对阻力和升阻比的影响较 大。对于曲率半径为1cm的钝化前缘,与原尖前缘飞行器相比,其升力降低了0.78%,阻 力增加6.96%,升阻比下降7.21%。前缘钝化后,乘波飞行器仍具有较好的气动性能, 飞行器前机身可为发动机提供比较均匀的气流,飞行器整体仍基本保持了乘波的状态,热流 主要集中在飞行器前缘上。为了有效防热,需要采用主动式冷却技术。  相似文献   
149.
王小一 《航天员》2014,(5):72-73
虽然NASA率先在1969年登陆月球表面,但是近期来看,这个航天机构似乎并未打算迅速推出重返月球任务。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和工程师对月球失去了兴趣,NASA最近推出了一个CATALYST计划(月球货物运输和软着陆任务的简称),旨在帮助对月球感兴趣的私营航天公司探索月球。  相似文献   
150.
一凡 《航天》2009,(3):4-7
2009年2月9日,美国“铱”通信卫星星座的33号卫星和俄罗斯的报废卫星“宇宙2251”在780千米高度相撞,两星顿时化为两团碎片云,继续在轨道上飞行。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发生正式的卫星相撞,给外层空间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空间碎片也俗称太空垃圾,本文将同时使用这两个称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