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66篇
  免费   25297篇
  国内免费   11573篇
航空   84338篇
航天技术   18371篇
综合类   13056篇
航天   34071篇
  2025年   48篇
  2024年   2846篇
  2023年   5096篇
  2022年   5989篇
  2021年   4973篇
  2020年   6488篇
  2019年   5863篇
  2018年   5649篇
  2017年   4323篇
  2016年   4785篇
  2015年   4548篇
  2014年   5893篇
  2013年   5657篇
  2012年   6487篇
  2011年   7218篇
  2010年   7044篇
  2009年   7115篇
  2008年   6664篇
  2007年   6081篇
  2006年   5703篇
  2005年   4725篇
  2004年   4240篇
  2003年   4037篇
  2002年   3379篇
  2001年   3164篇
  2000年   2605篇
  1999年   2221篇
  1998年   1479篇
  1997年   1383篇
  1996年   1383篇
  1995年   1404篇
  1994年   1488篇
  1993年   975篇
  1992年   965篇
  1991年   937篇
  1990年   821篇
  1989年   1030篇
  1988年   840篇
  1987年   781篇
  1986年   474篇
  1985年   571篇
  1984年   478篇
  1983年   511篇
  1982年   393篇
  1981年   453篇
  1980年   215篇
  1979年   151篇
  1978年   80篇
  1977年   47篇
  1975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1.
卫星光学遥感器光谱波段选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详细阐述了大气对太阳辐射在可见光 -近红外段的吸收作用和散射作用 ,并总结了可见光 -近红外波段常用的大气窗口及其透射率 ,最后 ,分析了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的波段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12.
在"嫦娥4号"任务的第一阶段—"鹊桥"阶段,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利用佳木斯及喀什深空站对"鹊桥"进行了干涉测量观测,获取了实时与事后的高精度测角观测量,有效支持了任务的实施。两深空站需同时完成测控任务,无法交替射电源观测来进行系统差标校,基于此系统采用了长时间隔、在航天器观测前及双站结束后观测射电源的标校方法,在地月转移段、月球至L2转移段、Halo轨道形成段开展了多次干涉测量观测,所获得的时延、时延率结果直接应用于事后联合轨道确定,结果表明:深空网的时延观测精度约为3 ns。  相似文献   
713.
采用流体/多孔区域一体化单区域算法,数值研究了高速绕流条件下前置于圆柱体前缘表面的柱状泡沫多孔体内部的传热特性。基于蒙特卡罗法考虑多孔域内的辐射热效应,分析了变化多孔区域长度和多孔阻力特性对模型激波阻力和前缘多孔区域气动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圆柱体前缘安置一定长度及带有适当阻力特性的泡沫多孔材料,可同时减小整体激波阻力并降低前缘表面的气动热效应。在模拟工况下,无量纲长度1.0、黏性阻力系数0.2×107m-2及惯性阻力系数200m-1的前缘泡沫多孔可减小激波阻力13.5%,降低约75%的前缘表面的平均气动热流密度。保持无量纲长度不变,减小泡沫多孔区域惯性阻力系数会降低激波阻力,但会略微增加前缘壁面气动热流密度。   相似文献   
714.
创新通信技术在国家重大空间技术开发计划中有着巨大的需求。本文综述了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通信技术,旨在探索未来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通信技术的可行性和潜力。首先讨论了空间通信的特点,并给出了不同编码方法的概述;详细介绍了基于网络编码的批量稀疏编码(BATS码)创新技术。BATS码作为一种潜在的应用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多跳中继网络中严重丢包问题;给出一个BATS码原型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证明BATS码比现有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最后,讨论了BATS码在空间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15.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模型的高度非线性特点,在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提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神经网络调节函数反推自适应控制方法.对给定的速度指令,引入积分型Lyapunov函数设计跟踪控制器,取消了控制增益一阶导数上界的限制,且避免了控制器的奇异性;对给定的高度指令,引入调节函数技术,设计了反推控制器,避免了将模型化为严反馈形式;采用动态神经网络对未知系统动态进行自适应在线逼近.根据Lyapunov理论证明了设计的控制律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与指令跟踪的精确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16.
频率步进雷达是一种典型的高分辨雷达,它可以通过瞬时窄带合成宽带实现距离向的高分辨的同时降低A/D和其他设备的负担。文章介绍了220GHz频率步进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测距的方法,并对不同距离处的角反射器进行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太赫兹雷达对角反射器距离向的探测距离精度可以达到厘米量级;同时,还对太赫兹雷达的探测距离进行了验证,最远探测距离可达35m。  相似文献   
717.
针对蓝牙/无线保真(WiFi)混合定位精度不理想、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信息指纹的蓝牙/WiFi混合定位方法,该方法由离线阶段与在线阶段组成。在离线阶段,首先将采集的蓝牙/WiFi信号强度分为2组,第1组用于构建蓝牙、WiFi和蓝牙/WiFi混合指纹库;第2组作为训练指纹,分别与蓝牙、WiFi及蓝牙/WiFi混合指纹库匹配定位,以获得蓝牙、WiFi及蓝牙/WiFi混合指纹估计位置。随后,基于指纹估计位置和参考点构建位置信息指纹库。在在线阶段,先进行蓝牙、WiFi和蓝牙/WiFi混合指纹定位,然后结合蓝牙、WiFi和混合指纹估计位置生成在线位置信息指纹,最后,利用K近邻(KNN)算法实现与位置信息指纹库的匹配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2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定位效果明显优于加权K近邻(WKNN)、高斯过程回归(GPR)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在数据集一中,提出方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比WKNN、GPR和SVM最少减小了41.21%、48.33%和67.56%;在数据集二中,提出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 0.914 m,远优于WKNN、GPR和SVM。  相似文献   
718.
为了提升正交双加速度计在低精度分度头上的标定精度,设计了二序列组合测试方法,将二序列中同一加速度计的输出进行融合,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离了分度头角位置误差和加速度计的误差,最终消除了分度头角位置误差对加速度计标定精度的影响。在±10″的低精度分度头上设计并开展了实验,经过数据融合处理后,2只加速度计误差模型系数的标定不确定度数量级均达到10-6~10-7,验证了相较于没有分离出角位置误差的传统方法,标定精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多加速度计的标定中,能提高加速度计在分度头上的标定精度和标定效率。  相似文献   
719.
传统的面向惯导的滤波器在设计时通常没有考虑零偏状态的几何性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群以及群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推导了一种新的等变滤波方法。为了验证该滤波算法的性能,构建了一个基于学习的结合等变滤波和视觉观测网络的视觉惯性里程计系统,名为Deep-EqF-VIO。首先,构建了流形上的导航状态动力学系统,其次根据等变滤波原理推导了等变滤波方法,最后结合视觉观测网络构建了视觉惯性里程计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融合稠密光流伪标签的预训练方法,通过光流估计任务引导视觉观测网络从输入图像中提取更加通用的几何运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多数场景中,Deep-EqF-VIO相较于同类方法有更好的表现,并且在使用预训练方法进行重新训练后,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误差下降率最大达到了49.80%,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0.
为保证亚轨道飞行器导航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精度和鲁棒性,针对卫星导航观测量异常粗差和大气密度误差引起的混合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惯性/天文/卫星多源稳健融合导航方法。在惯性/卫星子系统利用双因子等价权调整滤波增益矩阵,能够削弱卫星导航相关观测时故障信息对状态估计的不良影响;在惯性/天文子系统利用惯性导航定位信息,设计了一种惯导辅助的星光折射故障诊断算法,可以有效检测和隔离大气密度误差引起的星光折射导航故障。对含有上述故障信息的场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处理卫星导航观测异常和星光折射导航定位故障对导航结果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容错性能。在故障条件下,定位精度可控制在70 m左右,定速精度小于0.2 m/s,定姿精度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