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8篇 |
免费 | 401篇 |
国内免费 | 18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51篇 |
航天技术 | 373篇 |
综合类 | 214篇 |
航天 | 5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92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15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火箭发动机排气羽流的影响是研制火箭运载器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综述了羽流对航天飞机和火箭底部流动、底部加热的影响。重点综述了冷气试验方法,并指出了冷气模拟试验的相似准则的参数组合关系式。冷气试验费用不大,试验周期短,是确定底部压力的最佳方法,试验重点在跨声速和低超声速飞行区域。本文对热气试验方法也作了介绍。热气试验可模拟羽流的真实热力学特性,但耗费大,技术复杂。火箭发动机羽流模拟应由风洞试验来确定。本文简述了进行羽流模拟试验的地面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842.
843.
面向直升机高速化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外高速旋翼飞行器的发展历程,开展了高速旋翼飞行器与直升机、通航飞机、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工具的效能仿真对比,基于潜在的民用市场需求,综合分析了高速旋翼飞机器在交通运输系统和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优势与劣势。结果表明,民用高速旋翼飞行器在中国具有明确的战略发展定位,一方面可作为交通体系干支通、全网联的重要节点,以突出的任务效能融入交通运输应用体系;另一方面,面向中远程应急救援的需要,可满足敏捷救援体系响应速度的需求,填补现有直升机应用领域的空白。最后,针对重点发展构型,展望了中国未来民用高速旋翼飞行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44.
在对模糊ISODATA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关联规则聚类ISODATA^*算法。本文首先分析了距离聚类的不足,然后结合关联规则的表示形式,提出了基于属性权重实现规则聚类的思想,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算法。最后采用国际上的UCI数据库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对关联规则进行聚类。 相似文献
84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3+/SO4^2-/TiO2光催化剂,以紫外光为光源,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催化剂投加量以2-3g/L为最佳范围;pH=6.7—9.0时苯酚去除率较高;溶液初始浓度越高。C0Dcr去除率越低;H2O2质量浓度为90mg/L时,光催化效果达到最佳;Cr^6+浓度为8μg/mL时CODcr,去除率达到最大,Cr^6+的还原率达90%以上;Hg^2+对CDDcr去除率没有较大的影响,Hg^2+的还原率99.5%。 相似文献
846.
本文通过座舱盖跨声速阻力的试验研究及理论计算程序的设计,建立了高速座舱盖参数选择、工程估算及理论计算预测性能的方法,完成了试验前的理论设计工作。经4个系列13个座舱盖模型的试验,分别研究了座舱盖最大高度、最大宽度、细长比及风挡后倾角对阻力特性的影响,为高速飞机座舱盖气动设计的参数选择提供了一般准则;并为座舱盖跨声速阻力的工程估算提供了应用曲线。本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可适用于不同外形的机身-座舱盖的压力分布及气动力计算的程序。 相似文献
847.
利用微观粒子图像测速技术(micro-PIV)测量了矩形微管道内低雷诺数下速度矢量场,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微管道内流体体积流量.微管道水力直径为83μm,横截面深宽比为0.155,长度为17mm.实验中获得雷诺数分别为47、127和215三工况下管道中心水平截面内速度分布.与理论速度剖面比较,管道中心的测量速度值吻合很好,偏差控制在±2%以内.利用中心速度值结合层流解析解计算微管道内平均流速和体积流量.经过误差分析得到该方法测量误差约为3.3%.实验结果表明,利用micro-PIV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微通道流量的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848.
849.
本文推导出两板空间站的连续传递矩阵左分解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空间站的一种极点配置混合自适应控制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50.
本文用实验方法探讨了非定常扰动对前台阶湍流分离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钢丝为非定常扰源,则不用外加机械能就可达到控制分离的目的。该方法可行的关键在于将钢丝置于分离点后的一个邻域内,在该邻域所特有的自然非稳定涡结构的作用下,钢丝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效应使下泻涡得以强化并形成大尺度的凝聚结构,进而给分离包的低能区补充了能量,使分离包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