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37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降低高温核心区长度是减小尾喷流红外辐射的有效途径。针对某轴对称收敛喷管,研究1种横向射流主动强化尾喷流掺混与红外抑制技术,采用横向射流技术强化外流与热喷流的掺混,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2股横向射流喷射频率与流量变化对强化尾喷流掺混与红外抑制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与横向射流流动方向垂直的探测面上尾喷流辐射强度衰降明显,探测角度为90°时红外辐射强度衰降可达48%。随着2股射流流量差的减小,强化掺混与红外抑制效果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3.
多斜孔壁与机加环气膜冷却燃烧室面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数值研究了在燃烧室实际工作条件下,多斜孔壁冷却燃烧室和机加环气膜冷却燃烧室的流动、换热特性,比较分析了内、外壁温度场以及冷却流量的变化.研究发现,采用多斜孔壁后,壁面冷却效果得到强化,相比机加环气膜冷却燃烧室,燃烧室前段壁温略有升高,而后段受到气膜冷却效果增强的影响,壁面温度有所降低,壁面温度梯度明显减小.流量系数明显减小,冷却空气量降低23%,用于组织燃烧用气量增加.多斜孔壁冷却技术可以为高温升燃烧室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冷却技术.   相似文献   
24.
针对轴对称收敛喷管,在其出口设计了横向射流装置,在保持横流总流量相同且进口总温为840K的情况下,数值模拟研究了横流不同注入形式对发动机尾喷流红外辐射的抑制效果.横流的注入能够增强尾喷流与外界气流的掺混,减小高温区长度.结果表明:周向4股注入时的掺混效果要明显弱于横流单股、双股相对注入,故其红外抑制效果也较差;在侧方探测面上,方位角大于20°时,横流单股注入与双股相对注入时的抑制效果非常接近,但后者效果稍好,其最大降幅达到71.6%;在下方探测面,两者的辐射强度均要比其在侧方探测面时大,且双股相对注入时的辐射强度与周向4股注入形式相当;在上方探测面上,相对于其他注入形式,横流单股注入时的辐射强度相对较小,最大降幅达到78.4%.   相似文献   
25.
宽高比对尾向可见明火矩形喷管红外抑制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张勃  吉洪湖  罗明东  黄伟  蔡旭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820-1825
以国外某型先进无人机上使用的涡扇发动机为基础,缩比4.3倍得到轴对称收敛喷管AR0,并在出口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改变喷口形状得到5组不同宽高比(W/H=1~1)的矩形喷管模型(AR1~AR1).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喷管与热喷流在3~5 μm波段上的红外辐射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与轴对称喷管相比,矩形喷管减小了红外源的辐射,起到了明显的红外抑制作用,并且其红外抑制特性随着宽高比的增大是逐渐增强的.   相似文献   
26.
二元喷管热喷流的红外光谱辐射特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明东  吉洪湖  黄伟  蔡旭  张勃  高潮 《推进技术》2007,28(2):152-156
为了获得涡扇发动机二元喷管热喷流的红外辐射特性,分别对喷口面积相等且宽高比分别为1,4,8,12和16的二元喷管的热喷流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轴对称喷管进行了对比。喷管内涵通道的气流温度为500℃,外涵通道的气流温度为环境温度,内、外涵气流的流量比为1:3。通过实验,获得了各个喷管的热喷流在3~5μm波段的红外光谱辐射强度分布和积分强度。结果表明,采用宽高比大于1的二元喷管能够有效降低热喷流的红外辐射,但是在宽高比大于8以后二元喷管热喷流的红外辐射不再随宽高比的增加而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7.
28.
张勃  吉洪湖  罗明东  黄伟  蔡旭  高潮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2):1994-1999
对5组不同宽高比(W/H=1~1)的圆转矩形收敛喷管模型(AR1~AR1) 在尾向可见明火时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等出口面积的轴对称喷管(AR0)进行了比较,喷管模型为某型实际喷管缩比4.3倍得到的.研究发现,与轴对称喷管相比,大宽高比矩形喷管减小了红外源的辐射特征,起到了明显的红外抑制作用.在0°~90°范围内,所研究的喷管在3~5 μm波段上的红外辐射信号呈现随探测角度增大逐渐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苏联的威胁武器在数量、能力和频谱范围方面不断发展,这实际上给美国新型电子战系统的生产商们提供了发展业务的机会。 但这也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军方用户和电子战系统供应商都在追求那些采用未经验证的先进技术的系统。其结果是项  相似文献   
30.
张勃 《中国航天》1994,(1):36-36
俄罗斯改进AA-9空空导弹俄罗斯正在研制AA-9阿莫斯(Amos)远程空空导弹的改进型,以使其能够装备米格31和米格31M两种战斗机。在俄罗斯的一家试验中心陈列的一架米格3iM战斗机上载有两枚AA-9的改型导弹和4枚K-37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