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71.
给出了交替变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的一维差分格式,利用增长矩阵推导了数值色散关系式。将其与过去研究中给出的色散关系式进行了比较。利用牛顿迭代法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了时间步长的选取与网格、色散误差的大小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2.
为提高惯导系统测控软件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程度及开发效率,对测控软件通用开发平台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惯导系统测试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软件平台体系结构,并对软件平台框架的功能、组件和插件的设计、平台中的状态机模型、平台的可扩展性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通过实例描述了利用软件平台开发测控软件的开发模式,以可视化组态方式设计开发测控软件的过程表明,软件平台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采用软件平台开发测控软件可大幅提高测控软件的开发效率及其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3.
采用板料成型仿真软件Pamstamp对钛合金Ti-15-3材料弧板零件冲压成型回弹进行仿真计算,预测了不同阴模型面圆弧尺寸冲压成型后的回弹量.依据计算结果优选的阴模型面圆弧尺寸设计了成型模具,并进行了冲压成型试验.零件试验件型面尺寸与设计型面尺寸最大相差0.15 mm,满足不大于0.2 mm的要求.结果表明:采用仿真软件Pamstamp进行回弹仿真计算对Ti-15-3材料弧板成型模具设计和零件快速制造是可行的;采用本计算结果减少了模具返修次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钣金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4.
介绍了影响双相机系统精度的多种几何因素并进行实验测试,进一步对双相机工业摄影系统的精度进行优化;采用高精度单相机系统的测量值作为精度评定的参考值,改变双相机测量系统不同的几何结构,如摄影距离,摄影基线,以及基线偏离检定场中轴线位置等。并对单、双相机系统测量的数据结果进行比对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线长度与摄影距离的改变对点位精度影响最大,前后对比最大值可达0.3mm,改变摄影光轴与基线的夹角对精度影响较小,仅0.04mm。  相似文献   
175.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流量和密度不断增大,给空管服务保障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由于空管服务保障对空管设备的依赖性强,飞行安全对空管设备保障的关联度高,空管设备持续运行的风险性大,加强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国际和国内民用航空有关资料统计情况看,因空管设备原因而导致飞行不正常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飞行正常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6.
载人航天器舱内地面环境污染分析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阐述了载人航天器地面总装过程环境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以控制载人航天器总装过程舱内污染物浓度为目标,分析可能污染源、筛选重点监控目标污染物种类、研究污染物采样分析技术、确定目标污染物最大容许浓度的系统研究总装过程舱内污染物控制的技术方案,初步研制了污染控制装置并在载人飞船上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保障航天员在舱内环境中的生命安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7.
三相逆变电路中开环调节用于闭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相逆变电路为基础,阐述了如何将开环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闭环系统,并且介绍了这种新的控制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8.
雒亚涛 《火箭推进》2005,31(3):39-41,45
针对Ti—15—3环板零件的形状特点,分析了成型工艺的几种可能性,说明了翻孔成型的优点。详细介绍了钛合金环板翻孔成型工艺过程,对成型中遇到的工艺技术难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如工艺参数的选取、成型模具的结构设计及零件回弹量的确定方法等。对此类零件的成型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9.
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速巡航的对转涵道风扇的双电机驱动架构,采用对转风扇-风扇-电机-电机(FFMM)的布局设计。在该驱动架构中,前后级驱动电机根据气动需求具有不同的功率和尺寸。FFMM布局的双电机驱动架构整体安装在涵道中心体内,有利于提高对转涵道风扇的气动性能,然而同一腔体内的双电机间存在热耦合和绕组间空腔的积温现象,难以判断风扇运行过程的电机温升情况和基于对转风扇气流的冷却效果。分析了所提FFMM布局的双电机驱动架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电机损耗分布特性;探究了电机间热耦合对前后电机温升的影响,并对电机间积温空腔热网络模型进行优化;为平衡中心体内前后电机的温度分布,减少中心体结构轴向长度,采用环状导热片结构调节双电机间的热耦合程度,有效提高电机间积温空腔的散热性能并优化前后电机的温升分布。基于高速对转涵道风扇搭建实验平台并完成电磁与温升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表明直接风冷条件下FFMM布局高速对转涵道风扇有着较强的散热能力,并且环状导热片对FFMM布局的中心体内部温度的分布有着更好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80.
戴礼涛 《民航学报》2024,(1):102-106+51
针对波音737NG系列飞机的内外侧主轮,通过其受力情况、所处环境及飞行员驾驶水平等多方面的分析,结合某航空公司B737NG系列飞机机轮更换情况数据库,总结出内外侧主轮的损伤差异性,并对提升内外侧主轮使用安全性及经济性提出优化建议,进而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研究发现:内侧主轮受力较大,主要受到着陆时的冲击力和机身垂直重力的影响,典型的损伤模式是胎肩磨损加剧;而外侧主轮则受到横向荷载的影响较大,典型损伤模式是胎面的磨损和胎肩剥离。总体而言,内侧主轮比外侧主轮更易磨损,数据库的统计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