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3篇
航空   23篇
航天技术   10篇
航天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于博  余水淋  康小录  赵青 《推进技术》2022,43(1):393-400
为预估无加热器空心阴极(HHC)的击穿电压,基于汤森放电理论结合对起始击穿路径判定方法,建立一种击穿电压预估的新算法(JBP法)。接着,开展HHC击穿试验以验证该算法的计算精度,计算与试验所得的击穿电压-气体流率曲线(BV-fr)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误差范围在2.1%~5.6%,并且,揭示BV-fr曲线的“类直线”特性,以证明JBP算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HHC不同关键尺寸下的BV-fr曲线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气体流率升高,HHC的起始击穿路径总会从长路径向短路径转移,而增加间隙中最长路径的长度可以有效实现低流率下的击穿电压降低。  相似文献   
22.
霍尔推力器内部等离子体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以宏观电中性、不同种类粒子间滑移流动为基本假设的一维多流体简化模型,构造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分析霍尔推力器(亦称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简称SPT)的加速器通道内部物理过程。在适当边界条件以及适当模型常数条件下,能够获得无论在定性还是定量上都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收敛的稳态解。结果显示,电势降落集中在出口附近,离子加速过程与该电势降落一致;在通道前半段电离比较剧烈,而在出口附近趋于平缓,出口电离度接近80%;由于焦耳加热作用,电子从出口截面向阳极漂移过程中,其温度由初始的约10eV首先提升到接近60eV的峰值,该峰值出现在离出口约1/3通道长度位置上;随后,由于越来越多的能量损耗于电离过程,到阳极附近电子温度降至约25eV。受其中的一些假设所限,本模型不能反映一些特殊区域和某些比较重要的物理过程,同时能够收敛的条件也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23.
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低功率工作模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稳态等离子体动力器(SPT)是技术性能和空间适应性良好的电推力器,是小卫星空间动力的理想选择。从实验的角度研究了额定功率为660W的SPT在低于其额定功率下运行,推力器的放电特性、推车特性、推力效率、比冲等性能随推力器工作参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660W的SPT推力器在低于其额定功率下工作,具有稳定的放电特性和确定的推力性能,可以将较大尺寸的SPT推力器在低功率模式下运行来替代小尺寸SPT推力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霍尔推力器等离子体羽流粒子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霍尔推力器羽流仿真模型,用单元粒子-直接模拟蒙特卡罗(PIC-DSMC)混合方法对SPT-7推力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背压、扩张角和电子温度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背压粒子增加了回流区内离子和高速粒子,加重羽流污染。SPT-70推力器羽流出口处扩张角约为30°。实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和方法的可行,对电推力器及其羽流污染等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康小录 《上海航天》1999,16(5):43-46
通过对常用的大气压累积法氦质谱检漏过程的理论分析,指出了该方法可能的系统误差。分析认为:对于表面材料粘附几率较小的被检件,可以采用常用的大气压累积检漏方法进行总漏率的测量,而对于表面材料粘附几率较大的被检件( 如表面存在大量的有机材料等) ,如采用常用的大气压累积检漏方法进行总漏率的测量必将带来较大的系统误差。最后,提出了消除该系统误差的等分压常压累积检漏技术,并与常用的常压累积法检漏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6.
国外空间推进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空间推进技术通常可分为常规化学推进、电推进、微推进和新型推进4大类。常规化学推进是目前航天器的主要推进方式,性能继续提升。电推进已成功证明其优势和可靠性,在各种卫星和深空探测器上大量应用,且朝更宽泛功率的方向发展。蓬勃发展的微小卫星对微小推力、小质量、低功耗的微推进提出了迫切需求。无毒化学推进、太阳帆推进、核推进等新型推进技术正在加紧研制或进行空间飞行试验。首先综述国外卫星和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各类空间推进技术应用和研究现状,然后分析其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对我国空间推进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7.
霍尔推力器羽流对S波段电磁波信号有衰减作用,这对星上推力器与天线的布置策略有重要影响。为研究S波段电磁波的衰减程度,建立几何光路算法,对电磁波在等离子体羽流媒质中的传输衰减进行数值描述,并以试验所测的信噪比数据来验证算法精度。验证试验采用空间透射波法,在相同工况的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中,最大计算误差为26.1%,平均误差为7.3%;在趋势上,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针对84个在轨典型工况进行S波段电磁波信噪比衰减计算,结果显示:羽流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是影响衰减的主要因素,衰减最大区域出现在天线位置0.3~0.6m、方向角15°~30°的区域,衰减值在-7~-4dB之间。该结果可为霍尔推力器与天线在卫星的布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霍尔推力器电磁辐射测量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邱刚  乔彩霞  康小录 《火箭推进》2015,41(2):108-113
电磁辐射特性的检测与评估是电推进系统与航天器系统间电磁兼容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推进放电室和电子电路间电压、电流振荡引起强电磁辐射干扰,可能会对卫星平台及载荷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开展电推进电磁兼容性能测试试验十分必要。介绍了霍尔推力器电磁辐射测试系统研制方案,为优化霍尔电推进系统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空间电推进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小录  张岩 《上海航天》2019,36(6):24-34
电推进技术是近年来空间推进领域发展和应用最为活跃的专业技术。文章阐述了电推进在航天器上应用的优势与问题,电推进应用于航天器可带来节省推进剂、提高姿控精度、扩展深空探测距离等优势,同时需要关注带来的表面电位变化、荷能粒子影响、电磁干扰等问题。目前,电推进已经广泛应用于GEO及低轨卫星、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上,并且电推进正逐步向更大功率、超高比冲、更多模式、更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建议我国加大需求牵引,夯实基础理论,尽快开展多种电推进空间飞行,并不断培育新型电推进技术,占领未来电推进技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30.
电推进在深空探测主推进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观荣  康小录 《火箭推进》2012,38(4):1-8,48
随着太阳能电池阵列电功率的不断增长,高比冲电推进在深空探测主推进任务中的应用成为现实,且有明显增加趋势。在我国实施两次月球探测任务之后,深空探测将成为我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美国、日本和欧洲相继发射了四个由电推进执行主推进的深空探测器-深空一号探测器、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智慧一号月球探测器和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极大地提升了深空进入能力,且获得了很多科学数据。本文分析深空探测主推进对电推进的需求,对电推进在深空探测主推进任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深空探测推进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