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7篇
航空   243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2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91.
尚海滨  崔平远  乔栋 《航空学报》2010,31(12):2365-2372
 研究基于离散脉冲策略的行星际微推进转移轨道优化问题,为改善收敛性和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解析的梯度矩阵计算方法。首先,基于离散脉冲思想建立了行星际微推进转移轨道优化模型,通过对速度脉冲矢量进行参数变换,避免了传统优化模型初值猜测和搜索域难以界定的缺点;然后,基于变分原理分析了离散脉冲模型中轨道状态转移矩阵与状态变分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多种轨道特征条件下状态变分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扩展到多次状态不连续情况;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离散脉冲轨道优化模型中性能指标与轨道约束对寻优参数梯度矩阵的解析表达式。以地球-火星的燃料最省微推进转移为例对所提解析梯度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的解析梯度矩阵是正确的,与传统数值梯度计算方法相比,解析梯度矩阵可有效改善寻优算法的收敛特性,并能够提高计算效率约47%。  相似文献   
492.
飞机壁板类组件数字化装配柔性工装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工装技术是基于产品数字量尺寸协调体系的可重组的模块化、自动化装配工装技术,其目的是免除设计和制造各种零部件(如壁板类、翼梁类组件,机翼、机身部件等)装配的专用固定型架、夹具,可降低工装制造成本、缩短工装准备周期、减少生产用地,同时大幅度提高装配生产率。  相似文献   
493.
阐述不规则形冲裁件T型套裁排样问题,用排样系统对下料数据进行分析、为板材T型法下料的节材效果提供计算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494.
以某海防型号导弹控制系统中应用的自由陀螺的漂移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了计算,探讨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相对漂移与绝对漂移,静止基座上的漂移与摆动基座上的漂移以及各种状态下摩擦力矩的定量关系。并通过综合分析,指出了提高自由陀螺漂移精度及其稳定性的效途径。  相似文献   
495.
简介V-80静电绘图仪的性能,接口框图、端口功能、编程器件及其程序、给出流程图。  相似文献   
496.
497.
堪称北宋作家之冠的苏轼,以其二千七百余首诗,近三百首词和卷帙浩繁的散文,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他一生的政治活动、行勾方式,对我们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的形成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论者往往以一个“杂”字将其盖棺定论。对“杂”字的解释,有的贬斥过多,有欠公允;有的则含糊不清,褒贬不明。笔者认为,对苏轼这样的封建政治家、古代正直的知识分子、著名文学家给以公允评价,对弘扬民族文化,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大有裨益。本文对苏轼的人品及文品提出了若干尽管不成熟但却明确的见解,希望得到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98.
本文主要介绍用匈牙利解法把分配问题转化为运输问题进行求解,在简化计算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99.
本文建立了关于板材库存尺寸选择(即库存构成决策)的动态规划模型,根据算法原理开发了板材库存构成决策微型计算机软件,并用例题说明了求解结果。  相似文献   
500.
软科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新兴科学,也可以说是一类学科的总称。它综合利用现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原理和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运算和测试手段,把定量分析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去解决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而带来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经济、科学、技术、管理等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从而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可选择的满意方案,把决策工作建立在精确的科学论证基础上,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