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6篇
航空   21篇
航天   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大气层内导弹侧向喷流干扰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3阶的WENO格式计算了大气层内带有侧向喷流的超声速导弹绕流流场。计算显示了喷流和绕流干扰的流动结构。喷流上游的高压区域包络弹体,与喷流下游的低压区域一起削弱了喷流产生的侧向力。在文中计算条件下,喷流放大因子小于1,并形成了较小的俯仰力矩。  相似文献   
32.
气氧/甲烷涡流冷壁燃烧室流场与壁面耦合传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涡流燃烧室的试验模型,耦合计算了其中的燃烧、流动和传热过程。湍流模型采用RNG k-ε两方程模型,辐射传热采用P1辐射模型,化学反应采用有限速率模型。数值模拟了涡流燃烧室在20s内的传热过程,得到了燃烧室和喷管的壁面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燃烧室侧壁面和头部温度在4秒内就达到较稳定状态,在涡流保护下侧壁面最高温度在650K左右,头部最高温度在785K左右。对于热沉喷管,壁面温度随时间基本呈缓慢线性上升,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33.
孙得川  蔡体敏 《宇航学报》2000,21(Z1):23-27
应用三阶的WENO格式,结合k-ε两方程湍流模型,求解二维Favre平均N-S方程,计算了平板上横向喷出的音速气流和马赫数为3.71的超音速气流的混合流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对比了不同边界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边界层厚度的增加,分离点的位置远离射流,穿透深度增加。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具有翼柱型装和潜入喷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后部三维流场及喷管三维跨音速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并研究了管潜入比对燃烧后部流场结构的影响。数值计算中以Beam-Warming提出的隐式近似因式分解方法为基础,引入介隐式和四阶显式人工粘性,当地时间上海工,隐式残值光顺,稳定因子,分区算法等技术,求解三维薄层N-S方程,得出了一些可供SRM设计参考的结果,也为SRM燃烧室-喷管三维流动一体化计算打下  相似文献   
35.
超声速流动中横向射流流场的影响参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得川  蔡体敏 《推进技术》2001,22(2):147-150
采用高精度的Weighted ENO格式,结合两方程湍流模型,准确模拟了二次射流形成的干扰流场,详细地描述了平板上单股射流干扰流场和喷管扩张段二次射流干扰流场中的激波、流动分离和旋涡运动,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射流/主流总压比、射流宽度。以及射流与来流夹角对射流穿透深度、分离距离等影响,揭示了二次射流推力短量控制干扰流场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36.
固液发动机实验燃烧器的气固耦合传热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上  孙得川 《推进技术》2008,29(3):257-261
针对固液火箭发动机中复杂的燃烧、传热过程,在FLUENT软件的平台上,采用气固耦合传热计算的方法模拟了二维扩散燃烧实验器中的温度、组分分布,并利用动网格方法模拟了固体燃面的不规则热解退移。稳态流场计算的结果和燃面动态退移情况都验证了扩散火焰距燃面的距离和燃面上方主流流速是影响退移速率的主要因素。此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固液火箭发动机中复杂的非定常传热和燃面退移过程,较准确地预示固液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应用于吸气式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载器的RBCC动力,根据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及地球物理方程式,利用数值积分方法,计算并比较了采用RBCC动力水平起飞、垂直起飞及纯火箭动力垂直起飞的运载器飞行弹道。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纯火箭动力,RBCC动力有效地降低了运载器的燃料消耗量,但热环境明显要恶劣。  相似文献   
38.
基于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BCC)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特点,结合某吸气式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载器所提出的动力需求,分析了采用RBCC组合循环发动机作为该运载器动力方案的可行性和动力系统指标,设计并计算了RBCC组合循环发动机在各个工作模态下的性能参数.针对相同的运载器使用要求,采用相同的总体和气动力参数,通过飞行弹道仿真,计算和比较了采用RBCC发动机和纯火箭发动机两种动力方案的天地往返运载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纯火箭动力,采用RBCC动力能明显减小运载器的燃料消耗,并增大其航程.  相似文献   
39.
固液火箭发动机中燃料热解速率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得川  张研  王贺  刘上  汪亮 《推进技术》2010,31(1):74-77
固液火箭发动机中,内弹道的计算、流场与性能分析等都需要确定燃料表面的退移速度,常规的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因升温速率太慢,与发动机环境的高升温速率差别很大,得到的热解速率误差大。采用了热板实验装置测量高升温速率环境下的固体燃料退移速率。采用高速摄影和超声波传感器进行动态测量,对比了摄影测量和超声波测量的结果,得到了超声波测量得到了热解过程中的退移速率与低密度聚乙烯表面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采用3阶WENO方法计算了大气层内带有侧向喷流的超音速导弹非定常绕流流场.计算显示了在6 km高度、Ma=2的条件下喷流放大因子小于1.在最初的1 ms内,喷流放大因子急剧变化,形成一个大于1的峰值,在随后的3~4 ms内流场趋于稳定.喷流引起的压心变化在前2 ms相对质心前移,随后又向后移动到接近质心的位置并趋于稳定.由压强分布得到,喷流启动4~5 ms后,流场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