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21篇
航天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的主力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走过了它第三十五个光辉的春秋。  相似文献   
12.
孙宏金 《航天》2011,(12):42-45
9月7日,来自全国的育种专家云集北京,在由国家农业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办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专家就“航天工程育种——科技创新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和规划。  相似文献   
13.
2000年4月23日,在庆祝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0周年的前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21位两院院士评选出了中国航天在 空间科技方面的20世纪十大新闻事件。这十大事件是我国航天空间事业的30多年发展的缩影,记载了中国航天铸造世纪辉煌的壮丽凯歌。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0月27日,在著名专家王大珩主持下,国内一批享有盛名的光学、电子和卫星应用工程专家云集北京,出席了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召开的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指令与数据接收站(国际统称CDAS)部级鉴定会。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盛会,并目睹了专家对这座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大型气象卫星地面站的点评。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准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以其矫健的身躯,缓缓靠近与其相伴了近500天的月球,热烈地拥抱和亲吻了月亮女神。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以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圆满成功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光辉的使命,走过了绚烂而短暂的生命周期,永远被镶嵌在遥远的月球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永远的怀念。  相似文献   
16.
孙宏金 《航天》2010,(4):36-38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各类应用卫星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方红一号这个生机勃发的嫩芽,已长成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7.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至2008年10月24日.卫星达到规定的寿命指标要求并圆满完成了在轨探测任务.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成果。基于嫦娥一号工作状态仍然良好、燃料充足的状况,为充分利用在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科学和工程价值.增加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技术储备.根据有关部门论证确定的在轨试验方案.自2008年11月8日起。嫦娥一号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在轨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类已将6000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这些航天器在广泛服务社会的同时,在航天器发射和"寿终正寝"后将变成空间碎片(太空垃圾),这些太空幽灵正在威胁着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十多年来,如何清除太空垃圾,如何减缓太空垃圾的威胁,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十五"以来,中国政府在发展航天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太空环保"问题,许多中国航天工作者在为减缓和对付太空垃圾而孜孜不倦地工作,中国在空间碎片科学研究和  相似文献   
19.
孙宏金 《太空探索》2011,(12):42-45
9月7日,来自全国的育种专家云集北京,在由国家农业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办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专家就"航天工程育种——科技创新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和规划。如果说十年前航天工程育种还处于民间行为、小打小闹的话,那么今天,在国  相似文献   
20.
2002年3月2日,是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中国空间事业来讲,却是一个大喜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中国称资源一号卫星),成功的在轨交付使用两周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