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HFSS作为三雏仿真软件,在模型的物理尺寸比较大时,运算量的增大带来了仿真时间的大量增加。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地达到缩减仿真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陆地卫星已在轨道上运行了将近八年,并已证明它的地球遥感系统是非常有效的。美国航宇局确定陆地卫星-D是陆地卫星三号的后续型号,它的主要遥感仪器将是主题测绘仪(TM)。由于主题测绘仪技术复杂、成本昂贵,曾建议用多谱段线型列阵作为它的替代仪器。表一、表二是两者的参数和成本比较表,不难看出,多谱段线型列阵技术比主题测绘仪更为便宜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基于Java多线程技术的项目进度并行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系统仿真的思想,对项目中的工序进行建模.通过计算得到工期的估计.根据MonteCarlo仿真原理.基于Java多线程技术,利用网格计算集群对一个算例进行并行仿真.研究结果以及时间统计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工期进度概率分布,明确关键路径,而且可以缩短仿真时间,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开放、高效、可扩展的电信网管系统成为当前电信网络管理的迫切需求.分布式网络管理成为电信网络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分布式对象技术是对象技术在分布式领域的发展分支,对系统结构开放、分布式处理及软件复用提供了较好的支持.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设计的分布式电信网管系统适应当前网管需求,能够解决目前网络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高温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加工难度大、密度较高,而高温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回复应力小、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制备了一种高回复力、低密度的新型高温形状记忆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该材料通过在形状记忆聚酰亚胺基体中引入双向碳纤维布作为增强相而制得,其玻璃转化温度为303℃,回复应力达130 MPa、密度为0.98×103kg/m~3。其回复应力媲美一些高温形状记忆合金,远高于其他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但密度则不足合金的1/6。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形状回复过程中,能够掀翻为其自身重量170倍的金属板,在高温连接套管、自动开尾栓、弹性变形翼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四个起落架结构参数:稳定距、机轮转动惯量、支柱侧倾刚度和减摆器传动系统扭转刚度对飞机机轮摆振频率特性的影响。对“轮胎型”摆振和“结构型”摆振进行了严格区分并分别予以研究,针对所计算的型号飞机,归纳总结出发生“轮胎型”摆振和“结构型”摆振的频率范围。所得结论为新机防摆设计和现役飞机防摆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舵面铰链力矩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一飞行器为例,详细论述了如何利用常规测力试验数据和工程估算的方法计算舵面铰链力矩上限的过程,对于以后的铰链力矩试验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火箭发动机工程应用环境,研究了GN-1煤油高温高压热物性、安全特性、传热结焦性能以及点火延迟性能,并和现役火箭煤油作了对比分析。采用商业仪器对GN-1煤油在最高200℃、最高压力25MPa范围内的密度、黏度、定压比热容、导热系数、表面张力进行了实验测量。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依据基团贡献法、基于比容平移法则的P-R方程、摩擦理论、广义对应态原理分别对GN-1煤油在最高350℃、最高压力60MPa范围内的密度、黏度、定压比热容、导热系数、表面张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GN-1煤油的密度方程、黏度方程、导热系数方程,并将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计算偏差较小。对GN-1煤油和火箭煤油的安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GN-1煤油的闪点为40℃,自燃温度为305℃,高于火箭煤油(225℃);燃点为47℃,低于火箭煤油(82℃),GN-1煤油的爆炸极限范围为0.44%-2.9%(40℃)。GN-1煤油和火箭煤油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mg/kg,均属于第五级化合物(实际无毒)。在入口压力10 MPa,流速10 m·s-1,内壁温480℃条件下,GN-1煤油的传热系数比火箭煤油提高14.4%,建立了传热准则方程。GN-1煤油出口油温220℃时试验段平均结焦速率是出口油温150℃时的4.43倍,GN-1煤油不锈钢材质管路中试验段平均结焦为高合管材质管路中的22.3%。在970K-1105K温度范围内,GN-1煤油的点火延迟时间为320μs-471μs,是火箭煤油的55.6%-69.3%。相关研究可对发动机可靠设计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