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165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72篇
航天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仿真分析是航天器系统设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国内外空间环境效应仿真分析软件进行调研总结,指出我国目前尚无系统级空间环境效应仿真分析软件;给出空间环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流程和软件的基本功能;提出一种七层软件架构;最后介绍了基于该架构实现的微流星体撞击通量计算原型系统及其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52.
低地球轨道航天器表面聚合物材料受中性大气原子氧和太阳远紫外辐照的同时作用,表现出不同于单一因素分别作用的协合效应。文章在总结现有地面试验设备参数和不足的基础上,分析原子氧注量、远紫外曝辐照度随在轨时间变化的计算方法和输入数据特性,并以正立方体卫星为例计算得到典型轨道不同太阳活动环境下迎风面和非迎风面的原子氧注量和远紫外曝辐照度,以及远紫外曝辐照度/原子氧注量之比(注量比)随在轨时间的变化后,提出将该注量比参数作为有关地面试验条件制定的依据之一,以提高航天器外露材料原子氧?远紫外协合效应地面试验模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3.
赵玲  刘正敏  姜长生 《宇航学报》2011,32(3):574-581
为解决现有的对抗决策算法对威胁指数的规划过于依赖客观数据,且缺乏一致性检验,难以应对精确制导武器大规模袭击的问题,采用一种灰色关联分析与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多属性决策相结合的方法,对末端防御系统来袭目标的威胁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威胁值排序,再依次对威胁结果由高到低的威胁源进行对抗。算法在精确规划威胁因素及其权重的基础上,改进了衡量来袭目标的威胁程度的模型,并通过基于Euclid距离和灰色关联分析的TOPSIS法进行评估决策。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决策结果与优秀军事指战员在实际战场中得出的结果一致,且与传统算法相比,在保证正确性与实时性的基础上,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54.
介绍了根据气体注入压力激励方法研制的卫星液体推进剂剩余量测量地面模拟装置。装置的主要组成包括卫星推进剂贮箱模拟系统,温度、压力测量系统,气体注入压力激励过程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355.
文章首先对空间中性大气环境进行分析,阐述了大气阻力、氧化剥蚀、污染及辉光效应。然后对中性大气环境效应模拟试验技术现状进行梳理介绍,包括大气阻力试验技术、氧化剥蚀效应试验技术、污染效应试验技术、辉光效应试验技术等。最后结合未来型号和深空探测任务需求,对空间中性大气环境效应模拟试验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6.
<正>我国民用航空产业拥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但是受限于航空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国产民用航空产品的使用率很低,相关市场份额长期被国外厂家占据,这种情况既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战略安全。本文从局方、零部件制造厂家和航空公司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民用航空产品国产化的现状和国产化取证政策的研究,查找航空产品国产化推进的障碍,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为推动航空产品的国产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57.
田鹏昊  谭杰  姜东岳  陈贵军  东明 《推进技术》2022,43(10):463-468
毛细波推进器作为一种新型动力装置在无人船舶、医疗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应用前景,然而其能量供给方式与推力特性之间的关系有待深入探索。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推进方式,其可利用环境中的风能、波浪能等作为能量源,驱动介电润湿单元产生毛细波,并利用反推力推进船舶。在输出电压520 V,频率5 Hz的情况下,成功实现对一重量为3.42 g的泡沫船实现推进。本文探索了一种不依赖传统能源与结构的新型船舶推进模式,为今后轻型船舶的动力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58.
为准确辨识负载力矩并提高主动加载负载模拟的真实度,使用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辨识方法。使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测试信号进行预处理,将消噪与分解后得到的信息作为神经网络训练的扩充样本,提高了辨识精度。使用遗传算法选择最优输入信息、网络结构和隐含层规模,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并简化计算过程,实现对柔性喷管力矩的快速准确辨识。仿真结果表明该辨识方法可以准确地描述柔性喷管在典型测试信号激励下的力矩特性,平均辨识误差为2%,对于实现精确主动加载控制和验证伺服控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9.
在夜间电离层,气辉135.6 nm谱线主要由F层的O+和电子的辐射复合过程以及O+和O的中性复合过程激发,该谱线强度和电离层峰值电子密度Nm F2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利用夜气辉135.6 nm辐射强度与F2层峰值电子密度Nm F2的平方成正比的物理模型,建立了在不同经纬度、地方时、季节和太阳活动下均适用的反演算法。通过DMSP卫星上搭载的紫外光谱成像仪(SSUSI)实际观测的135.6 nm气辉辐射强度来反演相应时空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0F2,并将其与地基测高仪探测结果做了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在太阳活动高年(2013年),相对误差小于等于20%的数据占比93.0%,平均相对误差约为7.08%;在太阳活动低年(2017年),相对误差小于等于20%的数据占比80.8%,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2.64%。最后,对该算法在太阳活动高低年的反演精度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0.
减振和隔冲击设计对航天飞行器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先利用爆炸冲击的加载试验,获得了典型蒙皮桁条结构有效的冲击加速度数据。建立并修正了减振结构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验证的仿真模型对五种不同的结构减振方案进行分析,得到一种有效的减振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