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09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系统梳理了国外几种典型的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用材料及工艺情况,着重介绍了氢氧火箭发动机、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涡轮泵、喷管等关键构件材料选用及成型工艺情况。分析各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需求及结构特点,探究关键材料及工艺技术发展趋势,对比国内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及工艺研究现状,为后续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及工艺技术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2.
机场航空容量评估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背景 (一)机场容量的概念 航空容量是民航发展面临的主要资源约束之一,而机场作为空中交通网络的起搏器,其航空容量限制是整个交通网络的主要瓶颈。为了优化使用机场的航空容量,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机场的航班时刻进行分配和管制。因此,机场的航空容量指标是进行航班时刻分配的基本依据,目前普遍认可的机场航空容量指标有三种:  相似文献   
93.
从原材料、固化体系、糊制工艺三个角度分析了天线窗表面发白的原因,选用了中温咪唑类催化固化体系,摸索出了均匀施胶、排泡的手糊成型方法及固化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制品满足产品技术条件中的电气性能、力学性能指标要求,并通过了例行试验的考验,改善了产品外观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环境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94.
热–声–振耦合是影响叶片、太阳电池阵、天线、导弹等航空航天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设计了可模拟热–声–振耦合作用的试验装置,搭建热、声、振、应变测试系统,针对薄壁叶片结构进行热、声、振单独作用及耦合作用试验,基于应变数据定量分析热–声–振耦合效应及其特点,得出耦合效应对产品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还可为薄壁叶片结构航空航天产品多应力耦合效应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一、回顾2007年的中国航空运输市场 1.生产指标分析从主要运输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来看,2007年1-11月全行业运输生产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30.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71亿人,货邮运输量359.1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8.1%、15.9%和13.5%。三项运输生产指标分别完成年初预期全年生产指标的93.8%、  相似文献   
96.
近期,波音和空客两大航空制造业巨头在B7E7和A350项目上的比拼已如火如荼,本文通过对我国中远程航段(分为2000-3000公里航段、3000-4000公里航段和4000公里以上航段)统计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希望能对这两个项目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提供一些线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03年中国受到"非典"的影响,国际航线受到巨大冲击,因此,本文引用的中远程航段数据来自2002年。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总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并将国内外各型号进行对比和评价,提出了某新型总温传感器设计改进的方案原理.  相似文献   
98.
1997年8月1日,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中国民航总局联合主办的“100座飞机介绍会”在杭州召开。这不仅是我国飞机制造商和飞机用户携手勾画一架未来的飞机,同时也显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界吸取世界先进的管理、销售经验,走产品国际化道路的决心。一、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参加这次介绍会的有民航总局、中航总以及来自全国22家航空公司、中航技、科研单位的60多位专家代表。中航总刘高悼副总经理和民航总局沈元康副局长分别在介绍会上讲话。刘副总简单介绍了100座飞机项目的历史背景和招标过程,并强调这次介绍会是我国飞机制造商和用户一次重要…  相似文献   
99.
为获得双山情况水平风的加速效应,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左右排列、前后排列和斜列情况双山水平风的加速比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典型工况风洞试验验证了CFD模拟的准确性。研究表明:山体上水平风加速比的分布特征为山前、山顶和山后分别是减速区、最大加速位置和尾流区;左右排列双山的加速比随着山体间距的减少而增加,双山间距为0m时加速比最大,单山情况加速比最小,单山相当于双山间距无穷远情况;前后紧密排列双山情况下,前山对后山有遮挡效应,后山使得前山的水平风速略微降低,水平风速加速比呈现单山前山后山的规律,但三者差别较小;斜列情况下风向角对山顶水平风加速比的影响较小;山体的CFD计算结果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规范比较接近,中国规范关于山体加速比的规定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前缘射流对吸力面多排气膜孔下游冷却特性的影响,在跨声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并采用热电偶获得了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叶栅进口雷诺数的范围为2.0×105 ~ 4.0×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95,叶栅前的湍流度小于5%。前缘布置6排对冲圆柱孔,质量流量比的范围为2.00% ~ 3.71%,吸力面布置4排圆柱孔,质量流量比的范围为2.02% ~ 3.74%。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前缘射流时,吸力面的气膜冷却效率随质量流量比增大先升高后下降,存在前缘射流时,质量流量比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小。对所有的工况而言,质量流量比增大都提高了吸力面的换热系数。相比于没有前缘射流的工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并略微降低了换热系数;在吸力面后半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换热系数而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较小。总的来说,前缘射流改善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冷却效果,但是恶化了吸力面后半段区域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