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航天技术   46篇
航天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7 毫秒
21.
夏光 《国际太空》2010,(3):23-28
<正>1月□□1月17日,中国长征-3C火箭成功发射了第3颗"北斗"导航卫星(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1月28日,俄罗斯质子-M火箭成功发射了虹-1M-2(Raduga-1M-2)军用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22.
夏光 《国际太空》2004,(10):15-19
□□在2003年8月12日举行的小卫星大会上,SpaceX公司总裁艾伦·玛斯克引起了与会者的共同关注。他作了令人振奋的简要发言,用火箭技术和根据已经获得的经验进行了浅显易懂的说明,提出了关于美国缺乏低成本的小型运载火箭问题的解决方案。小卫星运载火箭技术日益受到业界人士的重视。 1 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美国希望得到廉价的、反应迅速的、可靠的小型运载火箭—— 小卫星发射系统(MLS),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了。在美国航宇局(NASA)的Bantam低成本火箭技术计划中,小卫星运载火箭的定义是:具有把150kg重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LEO)…  相似文献   
23.
夏光 《国际太空》2006,(10):1-4
印度国家卫星系统是由印度航天部门、电信部门、气象部门及所有的无线电通信组织和印度第一大电视广播公司Doordarshan联合投资的,该系统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全部由部长级的印度国家卫星系统协调委员会负责.其中"印度卫星"(INSAT)从1983年开始研制,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国内通信卫星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24.
夏光 《国际太空》2010,(5):1-10
2010年5月19―21日,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包括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在内的7家单位主办,旨在搭建一个开放、权威的学术交流平台,增强社会和学术界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参与度,凝聚导航精英,活跃中国卫星导航领域的学术氛围,促进全球卫星导航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北斗"应用产业蓬勃发展。从事"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的领导、专家、代表,以及国外卫星导航专家,共1000余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25.
夏光 《国际太空》2005,(5):17-21
2005年10月5日,美国军方将发射宽带填隙卫星-1(WGS-1)。这是“宽带填隙卫星”(WGS)计划的第1次发射,将对美国军用卫星通信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2004年7月18日,加拿大阿尼克-F2(Anik-F2)通信卫星从库鲁航天中心由阿里安-5G(Ariane-5G)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28min后顺利进入近地点580km、远地点35810km的预定轨道.Anik-F2卫星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和发射的最大的通信卫星,也是为加拿大通信卫星(Telesat)公司发射成功的第15颗卫星.  相似文献   
27.
夏光 《太空探索》2011,(7):28-29
如果将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片,那么,"北斗"(COMPASS)代表中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代表美国,"伽利略"(Galileo)代表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代表俄罗斯,"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代表日本,"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代表印度。而2011年5月18~20日在上海世博中国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包纳了除IRNSS外的所有名片,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卫星导航盛会。  相似文献   
28.
29.
夏光 《国际太空》2002,(11):9-10
□□加拿大雷达卫星计划项目官员称,加拿大计划研制双雷达卫星的前景取决于国家军方的资金支持,该计划将从2003年开始。双雷达卫星主要用于收集地貌估测的数字信息。 加拿大国防部已经开始对计划发射的军用雷达卫星-3测绘卫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雷达卫星-3将和之前已经验收  相似文献   
30.
刘佳  夏光 《国际太空》2012,(3):43-51
1月·1月9日,中国长征-4B火箭发射了中国资源-3立体测绘卫星和卢森堡的VesselSat-2通信卫星。资源-3卫星质量约2650kg,设计寿命约5年。该卫星的主要任务是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为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