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76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粗码和细分码的联合测角1.粗码编码式太阳敏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卫星姿态测量中。其原理是太阳光线通过一条窄缝(称作前缝)射到有透明及不透明区的光刻码盘图案上,由其下面的太阳电池接受信号,再把信号处理成反映入射光线角度α的二进制数码。在视场F一定的条件下,码盘的分辨率αc取决于码盘码道的数量n,其关系是:  相似文献   
82.
文章概述了CDMA系统中的多用户联合检测技术,分析了各算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近年来的联合检测算法,提出了联合利用多用户检测与信道编码、智能天线、分集发送、以及与OFDM、UWB、MIMO等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83.
降低NEPE推进剂燃速压强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两种新型含铅燃速催化剂(ct203-1,ct203-2)对NEPE推进剂燃速压强指数的影响,采用小配方实验和DSC研究了两种催化剂与硝酸酯的相容性以及对推进剂固化反应的影响和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并利用恒压静态燃速仪测量试了推进剂在4-11MPa下的燃烧速度和燃速压强指数。结果表明峡谷种催化剂都表现出与硝酸酯良好的相容性,对推进剂的固化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对RDX的热分解行为则基本没有  相似文献   
84.
文章对国内外典型空间望远镜的热设计进行综述,并详细介绍了空间望远镜热光学分析的概念,讨论了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的关系,提出了将卫星热控制技术与光学波像差理论相结合,以光学指标作为热设计的最终评价标准,并应用于我国空间太阳望远镜(SST)的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85.
为了对焊接变形进行预测与控制,建立了焊接接头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对电子束热源模型进行了校核,获得了接头焊接位置的塑性应变区域大小;建立了风扇叶片机匣3D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固有应变法对机匣焊接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取了焊接过程的变形分布,通过实测机匣变形量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标,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风扇叶片机匣焊接顺序以及焊接熔池宽度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了控制风扇叶片机匣焊后变形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模拟与实测的平均变形误差仅10.3%,基于固有应变法的中心面3D壳单元有限元模型适用于大型复杂薄壁件的电子束焊接变形预测,该方法已得到应用;风扇叶片机匣焊接熔池宽度的优化能够有效控制焊后变形,焊缝上熔池宽度降低为2.7 mm,焊后平均径向变形量降低30%,能够明显降低机匣径向收缩变形,焊接顺序的优化对变形控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6.
2008年的世界航天活动呈现出竞相发展与加强合作并存的景象,各个国家或地区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发射计划,特别是欧洲、日本和中国都顺利执行了重要的载人航天任务,印度也发射了第1颗月球探测卫星,一些国家的新型卫星纷纷入轨。美中不足的仍然是老问题:由于火箭故障使个别发射出现了失败。  相似文献   
87.
太阳质子事件与大气臭氧扰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60至1982年间1级以上的太阳质子事件与四个不同地理纬度大气臭氧含量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低纬度地区,1、2级太阳质子事件基本上不影响大气臭氧含量,只有3、4级的大事件才对臭氧含量产生扰动,而且具有明显的纬度效应;对于极区,1级以上的太阳质子事件就能对臭氧含量产生影响,随着质子事件级别的增高,对臭氧含量的扰动也加大.通常,太阳质子事件发生的当天,臭氧含量开始下降,在第4天下降达最小值,整个扰动持续数日.由太阳质子事件扰动大气臭氧明显的纬度效应证明了太阳质子事件的确是使大气臭氧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此外,分析结果表明,冬天出现的太阳质子事件对臭氧的扰动要大于夏天质子事件对臭氧的扰动.这些结果给出了太阳质子事件影响大气臭氧的一个总轮廓,而且从理论上得到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介绍了一种中等视场、中等精度的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用于对太阳定向的自旋稳定的卫星中.文中介绍了探头的结构和线路的研制,阐述了敏感器的设计依据,并对探头的输出波形和敏感器的精度作了一定的分析.敏感器的视场为31.5°,过渡精度优于0.2°.  相似文献   
89.
利用武汉流星雷达2002年2月20日至2003年11月10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武汉上空中间层-低热层(MLT)中的准16日波,即周期范围在12—20天的行星波。分析结果表明,16日波的纬向成分通常比经向成分要强.(1)在2002年和2003年,波振幅最强都出现在当年的秋季(约9月10日—10月10日).Lomb-Scargle(L-S)谱分析得到振幅最大值约为16m/s.2002年夏季出现了同年次最强的波动,但2003年没有发现这一现象.两年的冬季都没有出现强的16日波.(2)2002年,在86—98km处波动较强,最大振幅(约16m/s)出现在90km、94km处,而2003年低高度的波动要比较高高度的波动强.武汉上空MLT中,秋季的16日波是能量上传的波动,即它的源在较低的大气层.2002年夏季的波动的能量是下行的,波源可能在南半球.  相似文献   
90.
通过建立干扰条件下地对空雷达上视工作和空对地雷达下视工作的数学模型,结合在发现概率和虚警概率给定情况下检测因子为定值的雷达检测理论,推导出了从干扰机干扰地对空雷达时的干扰效果等效外推到干扰空对地雷达的干扰效果的推理模型。该模型具有外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