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63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电子束熔丝沉积快速制造成型技术与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束熔丝沉积快速制造技术制备了TC4钛合金薄壁结构和实体结构试样,分析了成型技术特点,探讨了组织形貌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对于薄壁结构,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获得的熔积层的宽度为7.4mm,层高为1.5mm;结构纵截面的组织形貌特征是原始β柱状晶与沉积高度方向大约成15°角,较为粗大,宽3~5mm,单个柱状晶贯穿几层到十几层熔积层不等。对于实体结构,熔积间距为4.7mm时得到的试样表面较为平整,熔积高度基本一致;试样纵截面可观察到明显的层带,而原始β柱状晶垂直向上生长。  相似文献   
32.
旋成体仿生凹坑表面减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光滑表面减阻的仿生学理论,通过凹坑表面控制超声速旋成体附壁区的边界层结构来减小旋成体的阻力.利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旋转设计,对排列在旋成体后部的仿生凹坑表面参数进行优化.Ma数为2.51,基于旋成体最大直径的雷诺数为1.9×106的风洞试验表明,旋成体后部的凹坑表面最大可减小旋成体4.98%的粘性前部阻力以及2.69%的底部阻力,总阻力最大可减小2.98%.通过二次旋转设计得到关于凹坑直径、深度以及凹坑轴向间距三个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利用此方程得到的最优凹坑表面减少总阻力4.4%.  相似文献   
33.
船体变形对航天测量船外弹道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简要介绍了航天测量船船体变形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测量原理和测量元素,分析了变形测量数据的基本特性,给出了船载外测数据船体变形修正的方法和计算公式;重点考察研究了船体变形数据对航天测量船外测数据和外测定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含多裂纹铝板的剩余强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计算飞机多裂纹平板结构剩余强度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多裂纹结构中主裂纹旁的小裂纹的张开位移来预测剩余强度.裂尖张开位移和剩余强度通过应用弹塑性有限元获得.采用已发表的实验来应用和验证这个方法,结果表明:本模型预测的剩余强度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在10%之内.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电子束快速成形TC18钛合金(简称KTC 18)3种典型退火制度下显微组织演化规律及与显微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700~830℃单一退火条件下,合金相组成为初生α相与亚稳β相,随着温度升高,初生α相体积分数减少,基体显微硬度变化较小;在双重退火条件下,500~650℃之间低温退火过程中会析出细小、编织排列的条状α相,可显著提高基体硬度,随着低温退火温度升高,α析出相粗化且数量变少,导致基体硬度降低;三重退火条件下,高温炉冷和中温退火过程中会产生粗大的竹叶状一次α相,其数量随中温退火温度升高而减少,对显微硬度影响较小.低温退火析出的细小、弥散α相对KTC 18显微硬度影响最大,其数量和尺寸取决于其他类型α相的数量和低温退火制度.  相似文献   
36.
初步研究了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在A-100钢电子束熔丝成形制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在A-100钢电子束熔丝成形制件微裂纹检测和大厚度制件检测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与成形路径等因素相关的微观组织结构对检测技术的应用有较大影响;超声波入射方向和角度选择对微裂纹的识别非常关键;制件内部微裂纹存在与平行于逐层生长方向的某端面呈现小倾角或近似平行的断续拐弯状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37.
雷达在其发展前期,连续波雷达由于收发隔离等问题不易解决,应用受限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得到改善,连续波雷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针对现有调频连续波雷达平台,通过分析研究雷达平台,介绍信号处理软件的设计思路与系统结构,设计与开发了信号处理软件。在此基础上,对雷达功能设计实现进行分析,对软件各模式功能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其功能实现及测量精度,并进一步研究调频连续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用于导弹近程制导的可行性,介绍了调频连续波毫米波雷达的性能,指出其用于末端制导的缺陷并给出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38.
波音公司正在利用“三维立体产品定义”技术和一种无工装的装配和总装技术,为美国国防部预研局和空军研制和制造2架具有F-16尺寸量级的无人作战飞机(UCAV)技术验证机。波音公司可望该机能在今年9月份出厂第一架。 这种大尺寸的无人作战飞机的翼展略大于F-16的翼展,但机身长度只有F-16的一半。除了制造机体外,波音公司的“鬼怪”工程队还同时为这种飞机研制操纵软件和用来装运这种飞机的包装箱。 这种无人作战飞机技术验证机的空重约3400千克,但起飞重量估计是其两倍。任务半径约900~1800千米,武器和有…  相似文献   
39.
针对现有的分组交织器识别算法计算复杂高且容错性差缺点,从分组交织后的同步码分布规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数据矩阵统计特性,给出了在任意矩阵列数下,同步码和随机业务数据位置上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基于最小错误判决准则,设定了同步码检测门限,同时基于3倍标准差准则,求解出稳健的交织周期识别门限;其次,分析了数据矩阵中每一行与每一列累积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快速交织周期遍历方法,使得数据矩阵的构建次数大大减少;最后,总结了4个分组交织后同步码分布规律,通过遍历同步码序列,利用同步码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交织同步位置、分组交织列与交织行参数快速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低信噪比容错性,在信噪比为-6 dB条件下,参数识别率能够达到98%以上,同时与现有的算法相比,其性能提升4~10 dB且计算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0.
研究植入工艺参数和材料性能对X-cor夹层结构剪切刚度的影响。通过对pin端部所受约束的细节分析,得到端部约束的三个等效弹簧系数表达式,用于X-cor夹层结构剪切刚度模型计算,并考察pin植入角度、端部斜切角、植入端深度、直径、材料性能和泡沫材料性能等参数对剪切刚度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可用于预测X-cor夹层结构剪切刚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大pin植入角度、pin轴向刚度以及pin直径可显著提高X-cor夹层结构的剪切刚度;pin端部斜切角和植入端深度是次要影响因素;另外,当选用的泡沫材料较刚硬时,不能忽略泡沫材料对结构剪切刚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