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53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飞行器参数化几何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概念设计阶段通常要综合考虑气动力、气动热、飞行弹道、推进系统、结构和控制等多个学科的设计因素,希望通过权衡各个学科得到一个综合性能最佳的设计,即多学科设计优化结果.参数化几何建模是优化设计的基础,本文开展飞行器参数化几何建模的方法研究,利用二次曲线方法与基于类型函数和形状函数的方法,分别进行了两种飞行器几何外形的建模,并进行了初步的气动力计算.通过分析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比较了两种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优缺点,提出了在飞行器概念设计阶段几何建模方法的一般选取建议.通过等弧度、等弧长的划分原则,完善了基于类型函数和形状函数方法所生成的表面网格质量.  相似文献   
62.
王丽娜  魏鹏  胡广大  唐伟 《宇航学报》2015,36(8):954-960
针对传统LT(Luby Transform)码用于深空通信时性能不理想的问题,通过重构LT码的二分图设计适用于深空通信环境的系统LT码,提出一种去环编码算法。采用外信息转移图分析系统LT码的收敛阈值,然后通过仿真试验评估系统LT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编码方案的系统LT码能够明显降低错误平层,提高译码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63.
针对栅格舵(翼)技术的主要缺点——跨声速壅塞和阻力高的问题。以简化栅格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开展了P型和V型局部后掠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并开展了不同后掠角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局部后掠方式能够弱化或消除亚声速背风区的分离问题,减小跨声速区激波与边界层干扰,解决栅格舵固有的跨声速壅塞和阻力大的问题。局部后掠对栅格减阻有显著效果,尤其是高超声速段,同时能够增加单位浸润面积的法向力,从而提高栅格舵的操纵效率。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南航创新开发的牵引车主动防碰撞管理系统及驾驶人员疲劳检测系统.牵引车主动防碰撞预警管理系统针对牵引车外形和安全运行需求,融合了全景拼接、远距超声波测距、视觉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实现牵引车防碰撞智能预警及驾驶员驾驶提醒,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5.
安全事件内部调查是航空公司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体系(SMS)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民航组织到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对安全事件调查虽有明确的管理要求,但侧重点在于事故和征候调查。国内航空公司机务维修系统亟须建立内部安全事件调查管理体系,以提升整体调查能力,确保事件调查真正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某航司机务维修系统安全事件调查体系实践应用过程的详细阐述,指出面临的主要薄弱环节,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6.
采用系列压合衬套-带孔板试验件,开展了冷挤压安装强化工艺疲劳效果的研究,完成了压合衬套对带孔结构平板的冷加压强化疲劳试验,分析了不同型号的压合衬套孔结构平板强化后试验件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待强化板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对其疲劳寿命影响显著。对于TC4-DT钛合金材料试验件,厚度与边距比二者中厚度变化对试验件的疲劳寿命影响更为显著,而7050铝合金试验件的寿命对边距比变化比厚度变化更为敏感。因此衡量压合衬套孔结构平板的疲劳寿命,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材料下厚度和边距比的交互影响,确保疲劳寿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7.
对急需的飞机与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一体化标准技术内容展开了讨论。飞机与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一体化标准对飞机和发动机研制存在较大影响,国外现代军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研制已积极开展飞机与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一体化设计。制定飞机与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一体化设计技术标准,可为我国飞机/航空发动机一体化研制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8.
可变弯尾飞行器空间螺旋机动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变弯尾飞行器具有气动控制独特、机动范围可调等特点,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实现机动飞行的有效途径。可变弯尾飞行器不仅可以实现射面内的拉起和下压机动,还可以利用入轨时起旋与尾部的上下摆动实现空间的螺旋机动,并且可以在不起旋时利用可变的弯尾部分进行绕球铰的空间转动使飞行器产生空间螺旋运动。通过气动力工程预测方法与飞行器六自由度弹道的耦合计算,研究了此类飞行器在再入过程中的螺旋运动、稳定性及飞行特性。  相似文献   
69.
弯体机动再入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本文计算和分析了弯体机动再入飞行器的高超声速纵横向气动特性。研究了质心布置对配平、配平升阻经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三个方向稳定配平的必要充分条件。通过气动力与六自由度弹道的耦合,模拟了弯体飞行器螺旋机动飞行时的弹道特性,指出了质心的运动规律应根据需要预先给出。  相似文献   
70.
两个设计点的螺旋桨气动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某垂直起降无人机对螺旋桨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了同时满足两个设计点的螺旋桨设计难点,完成了对所设计螺旋桨性能要求的验证,探究了两个设计点对螺旋桨设计性能的影响及影响因素,获得对设计的指导性结论.通过CFX软件进行悬停和巡航状态下的数值计算,并与其车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螺旋桨可满足设计要求,且数值模拟与车载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不超过11%.将设计螺旋桨与单个设计点的旋翼或巡航螺旋桨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因素,发现两个设计点将会降低螺旋桨在每个单独设计点的工作性能,且通过减小起飞总质量和巡航速度、增加动力系统个数和功率来缩小设计点间差异可降低设计难度和性能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