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8篇
航天   2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周前祥  敬忠良 《宇航学报》2005,26(Z1):126-129
对于高光谱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而言,它具有较为复杂的地物判读特性,应用常规的监督或非监督分类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为此设计了一种非线性BP网络分类器,它将纹理结构特征与地物光谱特征相结合,针对上海市某地区的卫星遥感图像,在ENVI/IDL平台上与K-means的非监督分类和最小距离的监督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的对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法较好地考虑了图像的光谱特征,能有效地提高类别辨识的精度.  相似文献   
22.
周前祥  敬忠良 《宇航学报》2005,26(10):126-129
对于高光谱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而言,它具有较为复杂的地物判读特性,应用常规的监督或非监督分类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为此设计了一种非线性BP网络分类器,它将纹理结构特征与地物光谱特征相结合.针对上海市某地区的卫星遥感图像.在ENVI/IDL平台上与K-means的非监督分类和最小距离的监督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的对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法较好地考虑了图像的光谱特征,能有效地提高类别辨识的精度。  相似文献   
23.
基于EEG的脑力疲劳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监视仪表信息的过程,分析脑电(EEG)随脑力疲劳变化的特点及规律,从而为后期对抗脑力疲劳提供科学根据。通过设计2级不同难度的视觉监控任务分别诱发脑力疲劳,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比较EEG参数(δ、θ、α、β、(α+θ)/βα/β、(α+θ)/(α+β)和 θ/β)在任务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正常到疲劳状态,额区、中央区、顶区和枕区的α波相对能量显著增加(P < 0.05);前额区、侧额区、后颞区以及枕区的β波相对能量显著降低(P < 0.05);δ波和θ波相对能量变化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均有P > 0.05);参数(α+θ)/βα/β、(α+θ)/(α+β)和θ/β在除颞区外的各脑区都显著增大(P < 0.05);在颞区,只有α/β在疲劳前后增加明显(P < 0.05);与较高难度的任务比较,低难度任务中的各EEG参数变化较为明显。因此,除δ波和θ波以外的其他特征参数被证实在特定的脑区域可以作为衡量脑力疲劳的潜在指标,同时可以验证适当地增加任务难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抗脑力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24.
基于Ansys的飞行员座椅坐垫舒适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飞行员对飞机座椅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人与座椅之间的应力分布这个座椅舒适性评价指标,建立了包括骨盆在内的人-座椅坐垫有限元模型,对坐姿下人与坐垫的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比较1g重力环境下仿真和实验坐垫上应力分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过载下的仿真计算.分析可知仿真模型在坐应力分布和应力值大小方面与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过载下体内以及坐垫上应力最大值与施加的过载加速度直接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人-座椅坐垫有限元模型是有效的,可以用于评估不同坐垫或不同过载环境下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25.
26.
载人航天器防操作失误设计分析周前祥龙升照人类的空间活动,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探索和了解外层空间的科学活动;另一类是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活动。在这两类活动中,载人航天均占有重要位置。载人航天的核心是人进入空间。人上了天以后,便与载人航天器及...  相似文献   
27.
周前祥 《上海航天》2002,19(3):39-41,52
根据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宜人设计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人-机界面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宜人设计的具体措施,最后,形成几点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28.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周前祥连顺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包括两部分相互衔接的空间操作,即空间交会和空间对接。所谓交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轨道上按预定位置和时间相会,而对接则为两个航天器相会后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从60年代美、苏两国分别实现了...  相似文献   
29.
载人航天器故障特点及其诊断技术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载人航天飞行是一项耗资巨大、变量参数很多、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其安全、可靠是进行航天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技术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载人航天器性能及可靠性也有了极大提高,并逐渐趋于成熟。但是追踪国外已公布的飞行试验结果发现,尽管设计人员尽心尽力,一再力求避免出现问题,可是实际飞行中各种故障仍是不断,重大事故也屡见不鲜。特别是由于有人的参与,一旦飞行中出现重大故障,将会造成惨重损失,因此,对于载人航天器的可靠性要求也远高于无人飞行器。对于一个由数十万个乃至上百万个机…  相似文献   
30.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上升2号飞船的首次出舱活动,并在太空停留了12分钟。同年6月,美国航天员怀特在双子星座4号飞船舱外停留了22分钟。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不但证明了舱外航天服的保护下,人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同时也说明了可以在载人航天器舱外完成许多有益的工作,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的修复、空间站的在轨组装与维修。因而,到2003年4月为止,世界各国共实现了257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