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航空   3篇
航天技术   8篇
航天   2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多源遥感影像信息融合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遥感影像信息融合是近几年来国际上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解决多源遥感海量数据富集表示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增强多重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为大规模遥感应用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进行多源遥感影像信息融合的研究发展状况,提出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办法。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工作站 工作站被定义为包含描述信息的方法、控制台和控制器、座位和操作者执行任务所需的其它设备的空间。工作站设计必须考虑操作者任务的特定内容(结构和算法);操作者的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心理和生理特性;卫生标准和规范;安全:技术美学。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时长睡眠剥夺对注意警觉功能的影响,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选取27名志愿者进行了睡眠剥夺前后自身对照实验研究。分别在清醒状态下、24 h完全睡眠剥夺后、36 h完全睡眠剥夺后完成精神运动警觉性(PVT)任务,同时采集脑电数据。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睡眠剥夺前后P2、P3成分的波幅和潜伏期差异。研究表明,24 h睡眠剥夺和36 h睡眠剥夺造成了个体警觉功能的下降,个体完成PVT任务时的P2波幅显著下降(P<0.05),P3波幅显著下降(P<0.05),P3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24 h睡眠剥夺后P2、P3的波幅和潜伏期与36 h睡眠剥夺后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表明:完全睡眠剥夺会影响个体的注意警觉性,警觉注意力并非会随着剥夺时间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睡眠剥夺24 h后,个体的认知能力进入一个平台期,个体认知能力急速下降,大脑采用了代偿的活动模式以保证正常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视觉搜索的飞机显示界面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飞行员在飞行中通过视觉搜索监视各种仪表信息的过程进行研究,探索时间压力和搜索难度两个因素对视觉搜索绩效的影响,从而为飞机座舱显示界面的工效学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设计视觉搜索程序来模拟飞机显示界面,并通过预实验确定时间压力水平和搜索难度水平的典型分级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式实验并记录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间.采用SPSS 19.0对实验结果进行双因素分析、简单效应、回归分析等,得到如下结论:不同水平的时间压力和搜索难度对反应正确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的搜索难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间和干扰项数目成线性递增关系;在保证较高正确率的状态下,即在人的认知能力范围之内,不同的时间压力水平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飞机座舱显示界面视觉搜索的工效学设计中,要将时间压力和搜索难度进行最佳匹配才能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器系统人机功能分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载人航天中人的可靠性问题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前祥 《中国航天》2000,(12):34-38
一、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进行首次太空飞行以后,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太空。人在航天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大多数情况下,能承担各种类型的工作,处理意外事故。因而考虑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的作用,可以发挥整个系统的最大效能。当系统的硬件部分出现故障时,航天员能进行修理,使之恢复正常工作;当自动控制失灵时,他又能用人工控制的方法将载人航天器返回地面;航天员能独立自主地接受各类仪表显示的信息,对系统状态进行判断和决策,并做出快速反应;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及生产加工。因此在…  相似文献   
17.
虚拟人体建模技术及其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人体是指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根据真实人体样本的几何形态参数(如身高、围度和躯干长度等)和组织结构数据.以人体系统为原型.以人体坐标为参考系,由计算机按某种算法合成的人。在对虚拟现实技术作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时,人们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来利用虚拟人体完成各种精密、甚至危险的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8.
提高航天员工能力的方法及春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挥航天员工作能力的意义 众所周知,人具有思维、认知、决策和操作能力。在空间飞行过程中,可利用人的这些能力,使之与自动操作的机器之间优势互补、配合协调,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下面以美国水星计划和阿波罗计划为例,阐述达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人在航天中对意外情况能及时做出反应。例如当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向月球表面降落时,发现预定的降落点很不安全,航天员立即决定更改原方案,重新选择安全的地方降落相反,前苏联的一艘无人飞船登月时,因不能机动选择着陆地点而失败。 2.当载人航天器的硬…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载人飞行任务中乘员的任务不断增加,难度也不断增加,提高乘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由于乘员完成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依赖于“乘员-航天器-地面控制”系统的内部交互,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乘员、舱载设备、地面控制设备之间的功能分配问题,航天器内工作站、显示和控制的工效学要求,以及载人航天器工效学设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载人航天器月地返回再入过程对航天员造成损伤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开展探月飞船跳跃式返回过程中航天员胸部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仿真分析,对该过程中人体胸部骨骼及软组织可能受到的损伤做出预测.基于CT图像对人体胸部骨骼、韧带和椎间盘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肋骨侧弯和胸部撞击实验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并在Ansys中计算各骨骼及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