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472篇
航天技术   110篇
综合类   92篇
航天   20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51.
文章将总线的概念引入数据处理器,提出一种星载高速数据传输总线。在一定的排队原则下,具体描述了总线控制器控制各个遥感数据分时复用总线的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遥感数据进入总线前缓存的FIFO容量大小,并对FIFO容量进行了仿真,给出了总线与遥感器的接口信号及电路。  相似文献   
252.
本文研究挠性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的时间域鲁棒稳定性分析,由于太阳帆板的转动和动量轮的转速变化,使飞行器的数学模型具有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以归结为对动力学系统运动方程式的摄动。文中导出了鲁棒稳定性判据,并用算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253.
内部干扰因素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以内部干扰因素的实际变化范围为基础,引用随机数的产生方法和概率密度函数估计的方法,以及Pearson、x^2检验法,在每个内部因素服从正态分布,韦布尔分布、均匀分布的不同情况下,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静特怀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了内部干扰因素对流体火箭发动机性能影响的随机仿真,计算得出了发动机性能统计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54.
彩色计算干涉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高速气流进行干涉法测量时 ,由于激波的作用或者光的散射、斑点等现象 ,干涉图的干涉条纹可能会出现不连续。笔者通过仿真M Z干涉仪或全息干涉仪光学模型 ,并且采用对多块不规则网格的计算流体力学结果进行重构的直接体视化图形算法 ,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彩色数值干涉图 ,克服了干涉条纹的不连续性并给出了一个弹道靶中超高声速钝锥流场的例子  相似文献   
255.
简要介绍了一种胶带纸胶层厚度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将高准确度电容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并配有丰富的外围器件,实现了实际生产中所需要的多种功能。经过两年多的实际应用,该系统实现在线间接测量,准确度高,动态性能好,功能全面,价格合理,是胶带纸生产的必备检测仪器。  相似文献   
256.
介绍了国外近年来正在积极探索的几种高速流场测量新技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非接触的和定量的,测量是空间和时间可分辨的。这些技术直接对分子速度进行测量,避免了由于粒子投放引起的滞后和紧靠壁面的附面层中的粒子的投放困难。其中有些测量技术是多点测量的,高速流动测量期望测量有这一性能。有些测量能用来对几个参数同时进行测量,例如激光感应荧光技术和喇量测量技术,流动的重要参数速度,压强,温度和密度可用这些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257.
本文基于广义逆控制的飞控系统,提出了基于广义逆控制的飞控系统框架,分析了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控制效能矩阵存在不确定性时的飞控系统鲁棒性问题。为解决当前开环广义逆控制系统的控制误差和不稳定,建立了基于闭环反馈的广义逆控制系统,由此实现了飞控系统的鲁棒性设计。针对某型先进飞机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开环和闭环控制的对比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闭环广义逆控制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控制效能矩阵存在不确定性时的系统鲁棒性问题,实现飞控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对广义逆控制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58.
资源一号卫星总体电路分系统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接口电路设计和电缆分类设计等实现了良好的卫星电磁环境,并带动整星开展电磁兼容性设计。通过对整星电源的二级管理,对电源和用户采取的保护措施及对火工品控制电路的多重串并联等手段大大提高了卫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叙述了总体电路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59.
卫锋  贺旭照  陈军  吴颖川  乐嘉陵 《推进技术》2017,38(6):1218-1225
利用流线追踪及微修型技术,设计了一种类水滴转圆形内转式进气道,针对该进气道开展了初步的数值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进气道保持了流线追踪进气道前缘激波结构,微型面融合方法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进气道流场的影响;Ma=6.0/AOA=2°时,试验测得的机体/唇口侧压力分布与CFD吻合较好,隔离段出口截面皮托压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在值域上存在一定偏差;随着攻角由-2°增至6°,唇口反射激波在机体侧的交汇点前移约55mm;堵塞度在70%~75%时,进气道最大反压约0.41MPa;进气道启动状态下,未受反压扰动点压力脉动小,波动不明显;进气道启动但受反压扰动点压力脉动增加,波动范围增大;进气道不启动状态下受扰点压力脉动大,随时间变化的周期性表现明显,低频振动明显。  相似文献   
260.
斜齿轮啮合刚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基于线性规划法计算啮合刚度和载荷分布的改进方法,分别计算了一对内、外啮合斜齿轮在不同螺旋角时的啮合刚度,总结了啮合刚度在一个啮合周期内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所有参与啮合轮齿形成的啮合线总长度是决定啮合刚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在进入啮合和退出啮合的瞬时位置,啮合刚度会减小.通过与航空工业部标准(HB/Z 84.1-1984)算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浅析了轮缘厚度对啮合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