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253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顺丁烯二酸酐(MA)和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为原料,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共沸蒸馏法合成了2,2'-双[4-(马来酰亚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MP-BMI).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高效液相色谱结果表明,产物的纯度较高,达...  相似文献   
32.
33.
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热沉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一套高温下测量吸热型碳氢燃料催化裂解热沉的稳态热导型流动热量计,仪器常数标定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符合Tian’s方程,可以正常工作;测定了500℃和600℃下吸热型碳氢燃料RL7及NNJ-150在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热沉,并与相同条件下热裂解热沉相比较,结果表明,吸热型碳氢燃料在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发生催化裂解能够比热裂解获得更高的热沉,燃料吸热工作温度可降低100℃。  相似文献   
34.
基于分形特征和Hough变换的海天线检测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天线检测是研究成像型反舰导弹末制导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深入地探讨了海空背景下的海天线检测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分形特征和Hough变换的海天线检测算法。实验表明,算法精度高,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复杂海空背景下的海天线,为进一步应用(如目标识别、图像配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
本文针对鸟鲁木齐机场新近安装的芬兰MIDAS IV自动观测系统的串行通信端口,从概念、应用、编程三方面入手,给予具体论述。尤其是对串行通信端口的应用开发实例——“MIDAS IV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数据终端”的具体实现,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对全面掌握串行通信端口的使用必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6.
文中分析了方程xn+1=a+bxn^2/1+xn-2^2(其中a,6∈[0,∞),a+b〉0)的解的性质.并得山①当a=0,0〈b〈2时,方程的每一个解最终严格递减到0;②当b=0,0〈a时,方程的每一个非平凡解关于方程的平衡解振动。特别,当b=0、0〈a≤2时,方程的每一个正解收敛到平衡解x^-上.  相似文献   
37.
吸气式发动机燃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航天吸气式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其对燃料能量密度、热沉、点火及燃烧等关键性能的要求。总结评述了国内外燃料性能改善的多种技术途径,如通过合成新型液体燃料和添加含能粒子提高燃料能量,借助添加剂和催化反应提高燃料热沉,通过设计合成高反应性燃料分子和借助高活性添加剂缩短点火延迟和提高燃烧效率的技术途径等。提出了满足吸气式发动机近期及中期发展目标的燃料体系,包括积净热值达到60MJ/L的高能量密度燃料,满足长时间运行马赫5~6,马赫7~8,组合动力预冷发动机及马赫数9飞行的燃料。  相似文献   
38.
弹性空腔流致噪声/结构振动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空腔中经常存在高强度且多频率分量的流致噪声,空腔噪声与结构振动之间耦合效应严重,甚至可能发生结构共振。为此,在0.6m×0.6m高速风洞中,通过调整空腔底板厚度,改变其结构固有频率,模拟空腔流致噪声/振动相互作用。利用脉动压力和振动加速度测试技术,获取亚跨声速条件下,弹性空腔流致噪声特性及其结构振动响应特性。马赫数变化范围为0.6~1.2。结果表明,当振动强度较弱时,结构振动对空腔噪声影响较小,而空腔噪声对结构振动影响较大,在噪声载荷主频位置,振动谱出现峰值并且噪声/振动相关性达到最强;此外,空腔结构振动还与其固有频率特性密切相关,振动主要以低阶模态为主。  相似文献   
39.
声学风洞风扇段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成华  易星佑  吕金磊  徐大川 《推进技术》2011,32(5):741-745,750
风扇段是声学风洞的核心部段之一,风扇气动性能和声学性能对风洞的能耗与试验段背景噪声有重要影响。为了获得静叶构型的优化设计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0.55m×0.4m低湍流度航空声学风洞风扇段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叶片的流动现象,分析了风扇段内部的工作形态,并将其性能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对风扇段性能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采用该方法得到了动静叶间距、静叶后掠、静叶倾斜对风扇气动性能、流场形态和噪声的影响,静叶后掠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较小,有助于减小出口的旋转速度,增大动静叶间距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较大,会增大出口的旋转速度,而静叶倾斜是最适宜的降噪方式。  相似文献   
40.
在FL-26跨声速风洞半模试验段进行了某高速飞机T型尾翼颤振模型的光学测量实验,并依据测量结果解算了尾翼颤振模型的弯扭特性。颤振模型表面用白色圆点进行标记,用于记录模型表面的位移变化,两台固定在风洞试验段上壁板观察孔旁肋板上的400万像素工业相机用来采集图像,采集到的图像通过自主开发的图像解算软件进行图像的识别与求解,计算出尾翼颤振模型表面标记点的三维坐标。模型表面标记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坐标变化转换到风洞气流坐标系中,利用不同时刻模型表面坐标的变化计算模型剖面扭角和弹性轴位移的分布。T型尾翼右平尾图像采集实验与弯扭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非接触光学测量技术可以用于高速颤振试验的定量分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