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49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针对超低空空投下滑阶段考虑执行器输入死区、不确定性大气扰动以及模型存在未知非线性等因素干扰轨迹精确跟踪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面跟踪控制方法.建立了含执行器输入死区的超低空空投载机纵向非线性模型,采用神经网络逼近模型中未知非线性函数,引入非线性鲁棒补偿项消除了执行器死区建模误差和外界扰动.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均是有界收敛的.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既保证了轨迹跟踪的精确性,又具有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72.
侧向喷流的气动增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实验研究了一种弹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不同动量比以及不同喷口布局条件下的侧向喷流气动增益情况。给出了来流马赫数、喷流动量比、喷口布局等对增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对增益特性均有显著影响,但本文定义的增益因子却基本与动量比无关。此外,对比分析了单独体构型和翼身组合体构型增益特性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主流、喷流在二者相互作用中的地位和影响。本文结果对认识侧向喷流干扰特性、气动增益、开发高效喷流姿态控制技术等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3.
程克明  张其威  黄奕裔  吕英伟 《航空学报》1994,15(11):1383-1385
根据跨音速摄动理论和边界层方程,就二维翼型跨音速试验中由尺度引发的Re数效应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法.该方法能将Re数为10 ̄6量级下得到的试验数据外推至Re数为10 ̄7量级的情况。与直接在高Re数设备中得到的数据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4.
介绍用有机玻璃制作的两套结构尺寸不同的微穿孔消声声衬试件, 在单级跨音压气机台上进行的3次降噪实验。目前国内尚无人获得微穿孔消声声衬在跨音、大流量、高声压级模拟声源环境条件下的噪声测试数据。通过实验, 为进一步合理地设计声衬提供了参考数据, 并看到了这种降噪方法在流体机械管道消声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随着中国的通航制造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各方的投资热情高涨,很多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然而,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合资经营的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在国际合作的过程中,通航制造企业只有加大企业再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重视自主开发能力的积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选取中国地壳观测网(CMONOC)的参考站中的25个站点,作为基于北斗系统的星基增强系统(BDSBAS)地面参考站;对用户差分距离误差(UDRE)和格网点电离层垂直延迟改正数误差(GIVE)的算法进行研究;利用接收机接收的北斗数据,分析与研究了中国及邻近区域的完好性保护级及完好性可用性覆盖范围。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至少95%时间可用时,整个中国区域100%满足LPV进近对完好性保护级的要求,部分区域满足LPV-200进近对完好性保护级的要求。由此验证BDSBAS在中国建设的可行性,对在民航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7.
跨声速风洞全模颤振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跨声速全模颤振试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全模颤振试验对风洞和支撑系统等试验设备的要求。对于风洞,主要从风洞洞体和流场等方面分析了进行颤振试验所需要具备的性能,并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2.4m跨声速风洞为例,介绍了进行颤振试验必须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于支撑系统,则从模型运动自由度、支撑系统稳定性和支撑系统频率等方面的要求,阐述了设计支撑系统的困难,并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发展的多种全模颤振支撑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介绍了系统安全的保证措施,包括支撑系统稳定性分析、风洞紧急停车控制系统和模型保护装置等。最后根据飞行器发展的需求,探讨了今后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8.
基于仿射不变矩特征的舰船图像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获取舰船图像会受到视角影响,产生仿射变换。文章研究了矩特征的平移、旋转、尺度不变性和仿射变换的性质,进一步构造了仿射不变矩。首先,提取舰船图像的封闭轮廓;然后,计算仿射不变矩作为识别的特征库。通过计算待识别图像仿射不变矩与特征库特征的相关系数进行舰船类型识别,通过仿真数据证明仿射不变矩具有良好的识别性,最大相对误差小于...  相似文献   
79.
国际民航组织(ICAO)期望空中交通管理(ATM)成为以应用卫星技术为特征的通信、导航和监视(CNS)系统发展的主要受益者,这种受益源自空域运行体系大环境的综合改善而非ATM的直接改进,但通过对CNS/ATM系统进行效益评估的分析可以预测:空中交通管制(ATC)的现状将在更深远的层次上发生变化.战术管制——建立用户介入的空地协商程序未来通信系统三类数据链模式通过航空电信网(ANT)提供的数字化分组数据交换,将保证在世界任何地区建立机载飞行管理系统(FMS)与陆基ATC计算机系统的双向数据传输以及管制员与飞行  相似文献   
80.
1 引言梁上作用有分布载荷时 ,弯矩为长度的高次函数。只作用有集中力时 ,弯矩为长度的一次函数。采用间接加载法 ,可以将作用于梁上的分布力化为集中力 ,使计算量有所减轻。2 间接加载法图  1若载荷不是直接加在大梁 ,而是加在搁在大梁之上的小梁上 ,则大梁的弯矩就不是由载荷直接产生 ,应该改按载荷使小梁所产生的支承反力来计算。如图 1所示情况 ,W作用于小梁 ,使小梁产的两个支反力为 W1=W· a2a1+a2 W2 =W· a1a1+a2再取大梁为分离体 ,作用于其上的即W1和W2的反作用力 ,大梁的两个支反力为R1=W1(b+a1)l + W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