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56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集成信号处理芯片的使用大大简化了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相机视频电子学系统的设计,减小了系统的噪声,提高了系统的成像品质。通过对某项目CCD相机电子学系统的分析,介绍了基于9942集成信号处理芯片的CCD相机视频电子学部分的设计方法。这种基于集成信号处理芯片的相机视频电子学系统设计方法对今后遥感相机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开展了钝头体-窄条翼-尾舵布局导弹模型自由摇滚试验研究,马赫数范围0.4~0.8,迎角10°~35°,给出了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窄条翼导弹模型具有α=20°和α=35°两个摇滚区间,迎角范围很小;随着马赫数增大,摇滚的振幅减小,频率增大.分析表明,摇滚运动减弱了流动非对称性;摇滚运动与窄条翼和尾舵间的非定常涡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采用镍基钎料BNi82CrSiB,采取真空钎焊的工艺方法,钎焊温度1040℃-1060℃,钎焊保温时间15~60min,钎焊间隙0.04~0.10mm,实现不锈钢阀体的钎焊连接。  相似文献   
104.
z-80中央处理机是在8080A的78种指令(用二进制级与8080A有互换性)里,再增加80种指令的基础上,推测出22个内部寄存器和程序编制容易化的一种8位微处理机。驱动电源只有一  相似文献   
105.
提出并讨论了一种实现在轨卫星液体推进剂剩余量高精度测量的原理性方法。该方法基于推进剂消耗产生的自激励效应,利用配置在贮箱上的温度、压力传感器和推进剂管理路上的流量计等数据测量设备,即可进行推进剂剩余量测量。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了一种PVT和BK有机结合以降低卫星液体推进剂测量不确定度的新方法,通过分析说明了当应用高精度高分辨压传感器测量压力时,卫星寿命末期推进剂测量不确定度可降低到贮箱总体积的2%以下。  相似文献   
107.
螺栓连接预紧力对涡轮盘静力学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栓连接是涡轮组件中盘-盘连接的基本方式,影响着涡轮盘的静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燃气轮机涡轮盘静力学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动力涡轮盘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有无螺栓连接时动力涡轮盘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应力的大小和应力点的位置变化,获得了螺栓预紧力对动力涡轮盘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螺栓连接预紧力是影响涡轮盘静力学特性的一个主要因素,盘-盘连接设计时应合理选择预紧力,以避免影响涡轮盘静强度。  相似文献   
108.
在行星上和在航天器上测量行星表面同一时刻、同一位置的大气密度,会得到不同的测量数据,必须经过坐标系转换把航天器上的测量数据转换成行星坐标系的数据才可和地面观测数据比较。文章系统地归纳了宇宙真空测量的理论与技术,改正了相应的坐标转换公式,对之进行了合理性讨论,推导出分子流密度和大气压强的转换公式并建立了地面校准宇航速度定向分子流压强及压强的模拟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宇宙真空测量理论体系。从该理论体系出发,提出了宇宙真空测量技术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航天装备面临着越来越严苛的热环境,对防热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三维编织碳/酚醛复合材料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烧蚀防热材料,并且得益于三维编织预制体的特殊结构而具有极佳的可设计性,能够实现防热-结构一体化要求,随着编织工艺和成型工艺的不断发展,三维编织碳/酚醛逐渐成为航天领域热防护系统理想的候选材料。本文从三维编织碳纤维预成型体、酚醛树脂基体、成型工艺、复合材料耐烧蚀性能四个方面总结了三维编织碳/酚醛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进行超导材料的空间加工实验,自1987年我们首次在世界上完成到现在已进行了五次,先后进行了 YBCO;BPSCCO;YICO Ag_2O;YBCO 薄膜等材料的空间热处理实验和重熔再结晶实验。文章总结报道了前四次搭载实验情况,(’93年搭载实验因卫星故障未能完成回收)。YBCO 和 BPSCCO 超导材料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加工试验表明:空间处理样品在超导电性上变化不大,零电阻温度和超导起始转变温度基本相同;但空间处理条件对样品的微观形貌,晶体内部结构,组份和相结构有较大影响,具体说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处理的超导材料样品组份较地面样品分布均匀;晶粒生长较大且呈有序性;XRD 谱图分析表明空间样品具有较纯的超导相;空间真空环境对超导材料加工处理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YBCO 材料的失氧效应,所有这些特点对研究超导形成的机制和改善超导材料的地面处理工艺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