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188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51.
利用Hencken型平面火焰燃烧器搭建携带流反应系统,研究了不同湍流强度下煤粉颗粒群的着火及燃烧特性。煤粉被一次风送入温度、氧含量(本文所称"氧含量"是指氧的摩尔分数,mole fraction)可调节的高温烟气中形成稳定的射流火焰,利用OH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OH-Plana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OH-PLIF)观测煤粉射流火焰着火、群燃等阶段的瞬态结构,基于对火焰图像的处理探究煤粉颗粒群的着火及燃烧特性。OH-PLIF的测量结果表明,在煤粉射流火焰的上游,射流外围区域的煤粉首先发生脱挥发分并着火,外围已燃的煤粉释放出大量热量并不断向射流内部传递,促进了射流内部区域煤粉颗粒群挥发分的析出。在高速一次风的卷吸及扰动作用下,析出的挥发分与氧之间不断扩散、混合,燃烧的OH锋面逐渐向射流中心区域延伸并连接成片,出现挥发分群燃火焰。实验结果表明:层流状态下,煤粉射流火焰窄而明亮;随着一次风湍流强度的增强,射流中煤粉颗粒的扩散运动变得剧烈,火焰形态发生变化,着火距离显著缩短。本文定量地研究了不同湍流强度下背景烟气温度(1200~1700 K)、烟气氧含量(10%~30%)以及一次风氧含量(5%~45%)对煤粉颗粒群着火延迟的影响规律。随着背景烟气温度、送风氧含量的升高,着火延迟时间逐渐缩短,但存在阈值现象,一旦背景烟气温度或送风氧含量超出某一阈值,其对煤粉颗粒群着火延迟的影响变弱,控制煤粉颗粒群着火行为的主导因素随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2.
研究了滚压强化多晶纯钛在疲劳前后的显微组织特征和残余应力的变化。结果发现:疲劳强度的提高主要归于形变组织,同时表面粗糙度的降低也起了良好的作用。滚压试样表层TEM组织中形成高密度位错和单个、分散的变形孪晶,历经10^6以上循环周次后,孪晶-晶界的交互作用是其主要特征。滚压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和层深均较小,有益贡献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53.
赝火花脉冲电子束烧蚀制备纳米薄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类似于脉冲激光束烧蚀法制备薄膜 ,利用纳秒赝火花脉冲电子束与靶材料相互作用 ,通过靶材料的瞬间熔化、蒸发或以团簇抛出的方式 ,在低温衬底上重新成核、凝结 ,得到了与靶材的化学计量比相同的薄膜。讨论了材料烧蚀和沉积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象 ,并给出高分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方法的测试结果。研究表明 ,由于赝火花脉冲电子束高功率密度 (10 9W cm2 )的瞬态烧蚀作用 ,为研究和制备多元素氧化物薄膜、难熔金属多层膜或氧化物 金属多层膜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4.
SL技术的出现带动了RP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直接制造技术的研究热潮,为复杂零件的快速制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5.
温度对预浸料铺放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控制自动铺带成型工艺参数,针对自动铺带成型工艺过程,分析了自动铺带成型过程中温度对预浸料铺放效果的影响.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作用下,根据温度对自动铺带过程中预浸料基体流动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弹性理论来计算预浸料形变的方法.针对预浸料的铺覆性和形变进行自动铺放试验,验证了在自动铺带过程中温度对预浸料黏附性和带...  相似文献   
156.
在低速条件下对三种吸气槽方案的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通过墨迹流场显示法对叶栅壁面流场进行了测量,利用五孔气动探针对叶栅出口截面进行了扫掠,并对不同叶高的型面静压进行了采集,详细分析了全叶高吸气方式和两种局部吸气方式对叶栅流场结构和负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吸力面两端吸气对抑制角区分离流动、减弱通道涡强度和尺度、提高叶栅内流动性能的效果要优于其它两种方式,积聚在角区的低能流体由于较大的吸气量而被大量吸除是性能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7.
电化学过程中的局域核反应及动态Casimir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钯阴极的辐射自照相等方法观察到了电解过程中的局域核反应.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数据,认为电解过程中,电极尖端处出现的动态Casimir效应,及涡漩运动与零点能相干效应而提取真空能,是电化学异常放热的来源,少量具有滞后和积累效应的、高度定向的极化核反应,可以用具有轴向高能宇宙射线的类星体涡旋模型加以解释.讨论了真空零点电磁涨落和挠场理论,及有关实验现象.利用推出的类星体涡旋模型理论,可以对自然界和实验室中出现的许多异常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8.
根据纳米材料的优异阻燃性能和蒙脱土对聚合物材料的瓷化阻燃作用,提出了EPDM 橡胶绝热 材料新的研究方向碳层的可瓷化。在EPDM 橡胶中添加熔点较低的有机改性纳米蒙脱土后,蒙脱土在燃 气流的烧蚀与冲刷作用下发生熔融,形成的黏性液体可以与裂解碳层发生物理交联,阻挡裂解气体的挥发和碳 层的脱落,达到提高绝热材料抗烧蚀、抗冲刷性能和降低烟雾信号的目的。结果表明:蒙脱土与SiO2 的用量比 在13 ∶27 时各项性能最优,此时,烟雾信号比未添加蒙脱土的提高约50%。  相似文献   
159.
研究旅客在区域多机场中的机场选择行为,如何选取影响旅客机场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现有的研究对关键因素的选取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因此,基于Kano理论模型,通过因素整理、问卷调研等进行因素的筛选,得到影响旅客机场选择行为的6个关键因素,与现有研究对比分析并进行机场实地调研,研究结果验证了6个所选关键因素的合理性,为机场选择行为研究的进一步建模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0.
蒋与文 《民航管理》2022,(10):42-45
<正>《“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以智慧民航建设为战略主线,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航业务深度融合,发挥科技赋能和数据驱动作用,全面推进民航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化应用、智慧化融合。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深入推进,数据安全问题被持续关注和研究。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因数据泄露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45万美元,2021年企业数据泄露数量同比增加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