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31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际航空》2009,(12):47-47
11月23日,FAA正式撤消从1995年12月开始使用的机组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规则建议,晚些时候FAA将发布新版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由于产品标注的工程尺寸和建模参数之间存在差异,参数化驱动技术在公差分析中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提出了基于工程尺寸驱动技术的公差分析方法.将传统尺寸转化为产品模型上几何元素之间的约束关系,分析工程尺寸集和建模参数集之间的映射机理;把工程尺寸的驱动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并采用牛顿迭代法进行计算.这些方法在UG系统上得以实现,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3.
为了增强多孔方腔内流体流动与传热效果,采用非正交多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MRT-LBM)对含有内热源的多孔方腔自然对流传热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冷源布置方案(Scheme A~Scheme F)、内热源结构形式(Case 1、Case 2、Case 3)、内热源位置(ab)、Darcy数、Rayleigh数等对多孔方腔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冷源布置方案对腔内流体流动与传热具有重要影响,当冷源左右对称布置时,腔内温度场及流场亦对称分布;在高Rayleigh数下采用Scheme A的双上部冷源布置方案能明显提高腔内的传热强度;内热源的形状对腔内对流传热影响很大,高Rayleigh数下,Case 3的布置方式更好。内热源的位置ab对腔内的传热影响明显,提出了热壁面平均Nusselt数与位置a的拟合关系式,存在最佳的位置aa=0.25),使得腔内的对流传热最强;热壁面平均Nusselt数亦随b值变化表现出特定的变化规律。随着b值的增加,热壁面平均Nusselt数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正一、引言随着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设备的海量连接和各种新业务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应运而生,目前已经进入试验部署阶段。5G是各种先进通信技术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最高水平。自1965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以来,卫星通信系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在轨的通信卫星数以百计,为上亿用户提供通  相似文献   
35.
36.
大进 《西南航空》2006,104(9):110-111
初夏的草原绿草如茵,微风轻拂,无数散落其中的漂亮花朵,摇曳宛如大海中的星光,在这壮阔无边的天地美景中,我们不约而同的放缓车速,放松心情,让自己和座下的BMW车融为一体,在这美丽的草原温柔滑行。车队蜿蜒行进,我们如同一队在绿海中快乐游荡的鱼群……[编者按]  相似文献   
37.
8月10日下午.拉萨市西藏自治区政协礼堂里彩旗飘扬掌声雷动.中国民航总局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大会.共同厌祝西藏通航暨安全飞行40周年,一批为西藏通航暨安全飞行40年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受到了民航总局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共同表彰。  相似文献   
38.
《国际航空》2010,(8):4-4
<正> 阿联酋航空公司(阿航)迅速扩张且没有丝毫放缓迹象,因此欧洲各航空公司正在寻求有效方法来遏制其所带来的巨大威胁。据迪拜国际机场报告,5月份该机场乘客数量增加了  相似文献   
39.
以天然石墨为原料,进行多组元掺杂制备了SiC-B4C-ZrC/C复合材料。研究了ZrO2的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小于8%)ZrO2石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明显得到提高;而继续添加ZrO2,石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0.
耐高温复合材料的主动冷却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超声速吸气式发动机面临着严重的热防护问题,同时还存在着燃料和冷却剂不匹配的同题,必须使用耐高温材料与主动冷却相结合的冷却策略.针对一种使用陶瓷基耐高温复合材料的主动冷却模式开展了实验和数值研究,该多层材料主动冷却模式结合了主动冷却和耐高温复合材料的优点.基于这种主动冷却模式设计了一种多层材料组成主动冷却实验装置.利用燃气发生器提供的高热流环境对主动冷却实验装置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建立了一维非稳态复合结构的传热模型,模拟了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层复合结构中的非稳态温度场.研究表明:基于C/SiC复合材料的多层材料主动冷却结构在高温高热流环境中的冷却能力较强,可以在使用较少冷却剂的条件下使发动机壳体内部的温度保持在可靠工作的范围内,说明使用基于耐高温复合材料的主动冷却模式是解决高超声速吸气式发动机热防护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