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60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对小一变曲率型材的拉弯工艺参数计算方法作了探村,研究了先拉伸后弯曲与先弯曲后拉伸加载过程的工艺参数(回弹量、轴向拉、轴向应变、极限曲率半径等)的计算方法,并提出精确地确定模具外形的方法。最后,对杜拉铝16M挤压角材先弯曲后拉伸的拉弯方法进行了实验,修正了计算式,以便应用于生产。 协助本文实验研究的有叶庆德、黄振康等向志,特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72.
近地轨道的双星编队通常设计具有自稳定性的编队构型参数初值,通过保持编队构型参数形成长期稳定的相对周期运动。针对编队中卫星数量增多产生的相对运动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Hill坐标和三角函数公式的多星相对运动分析方法。基于SAR载荷测量基线定义,结合多星编队构型参数的相对运动特性,提出了编队构型参数的设计方法,能够实现多星编队的最大有效基线组合。通过分析J2项摄动和大气阻摄动的长期影响,研究了异构多星编队的相对运动衍化规律,提出了主从形式的脉冲偏置控制,能够有效保持针对异构多星编队设计的编队构型。通过面质比异构的四星编队控制仿真,验证了脉冲偏置控制形式下异构多星编队构型保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针对Si_3N_4/TC4复合结构钎焊连接问题,研究了钎料和母材中活性元素Ti对Si_3N_4/TC4接头润湿性、界面结合机制和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润湿、接头显微组织分析和剪切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活性元素Ti对于钎料在陶瓷表面的润湿起主要作用,Ag-Cu钎料通过TC4母材中Ti元素的长程扩散进入Si_3N_4界面虽然实现润湿,但形成的反应产物并不明显,陶瓷/钎料界面成为断裂薄弱区域。Ag-Cu-Ti钎料中Ti元素在Si_3N_4一侧界面富集形成TiN+Ti_5Si_3反应层,对钎料在陶瓷界面润湿性和接头断裂脆性都具有改善作用,接头剪切强度达到267.3 MPa。  相似文献   
74.
范军  陈筠力  肖锋  黄欣  黄智  刘艳阳 《上海航天》2024,41(2):154-160
对于轻小型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在轨使用时对重点区域多目标观测效能提升的需求,提出轻小型SAR卫星平飞模式设计方法。介绍了卫星平飞模式设计方法,提出载荷平面相控阵天线距离维大角度扫描能设计;针对区域多目标,提出条件触发方式目标决策策略,以及星上雷达工作参数计算策略;基于建立的目标决策和任务规划模型,分别针对卫星左侧视、在侧视、平飞、左右机动侧视等4种工作模式下进行多目标观测效能评估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卫星斜飞模式下,平飞模式目标观测效能可提升至41%;相比于卫星左右机动侧视模式下,平飞模式目标观测效能可提升至73%。因此,设计的卫星平飞模式可有效提升面向区域多目标的观测效能。  相似文献   
75.
P波段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凭借其较强的穿透能,在对森林、沙地等观测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易受法拉第旋转等电离层干扰的影响,其图像质量严重下降。本文针对现有电离层模型的精度开展分析,以基于GPS的CODE GIM全球电离层实测数据为参考,对比评估NeQuick-2模型的电离层总电子量表征能。在分析CODE GIM实测数据特点的基础上,讨论其在星载SAR领域的局限性;在解析NeQuick-2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其表征精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比该模型生成的电离层数据与CODE GIM数据,验证NeQuick-2模型的估计精度。结果表明:NeQuick-2模型可满足P波段星载SAR的法拉第旋转角估计和校正的需求。  相似文献   
76.
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不仅可简化推进系统结构和降低其成本,而且还能降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耗油率。GE、普惠和罗-罗公司都在研究这项技术,并取得了较大进展。这项技术可用在军用发动机的加燃烧室、军民用发动机的核心机和导弹上  相似文献   
77.
InSAR图像配准雷达几何法处理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像配准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信号处理的关键步骤。基于雷达几何的InSAR图像配准方法。利用主辅雷达成像几何和外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主辅SAR图像配准。基于SAR图像距离多普勒定位方程,系统梳理了配准处理精度的影响因素,对各误差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综合分析了该算法对重复航过和单次航过InSAR系统图像的配准处理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对我国InSAR地面系统建设和相关卫星指标论证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8.
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体制的星载高度计能实现高分辨率、宽幅、高精度海面高程测量。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波束指向设计方法以SAR图像近远端噪声等效后向散射系数差异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星载InSAR高度计对海入射角小,如采用传统波束指向设计方法将面临系统近端测高性能优于远端等问题。为使远端测高性能满足应用精度指标要求,系统需提高雷达发射功率或增大雷达天线尺寸,这对卫星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出了面向测高应用的星载InSAR高度计波束中心指向设计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雷达波束中心指向实现全场景测高性能最优化,可有效降低传统设计方法中SAR载荷对发射功率等卫星指标的要求,对未来我国发展InSAR体制海面高度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相对于传统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9.
为了研究组合药柱结构在低温点火工况下粘接界面的损伤脱粘,以某型固体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内聚模型,分析了组合药柱结构低温点火下的学响应特性及界面损伤演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点火工况下,壳体/包覆层间隙无压强时,组合药柱变形大,由于药柱所受应超过材料极限性能,导致界面结构破坏,续航段/增速段药柱界面为结构损伤薄弱处。同时,针对续航段/增速段药柱界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界面学性能及续航段药柱模量对界面损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界面强度、断裂能的提高,药柱结构完整性会显著改善,而随着界面刚度的增大,仍会出现界面脱粘现象;降低续航段药柱瞬时模量,界面脱粘范围减小,但同时续航段药柱的等效应变会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80.
《中国航天》2011,(12):21-22
据《太空》网站10月7日报道,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的制造厂家波音公司最近介绍了针对这种航天飞机的新规划,还提出要考虑发展一种能为空间站运送货物、甚至能送人上天的加大型号.X-37B又称"轨道试验飞行器"(OTV),现正在由空军快速能办公室使用,用于携带绝密有效载荷进入地球轨道.波音空间与情报系统公司实验系统集团总工程师格兰茨在由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组织的2011年航天会议上概括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