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航天   4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最高团队     
刘瑞江 《航天员》2009,(3):46-47
第19长期考察组已经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两个多月,作为离地球最高的工作团队,这个乘组的航天员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在国际空间站上,根纳季·帕达尔卡和迈克尔·巴拉特将继续和刚刚到来的第20长期考察组的同事们一起,共同建设太空“家园”。  相似文献   
32.
刘瑞江 《航天员》2011,(1):47-49
2010年10月8日,刚刚经过改进升级后的俄罗斯新式飞船"联盟TMA-M"号搭载着3名航天员前往国际空间站。这3名航天员中间,除了两位俄罗斯人以外,还有一位名叫斯科特·凯利(Scott Kelly)的美国航天员。作为世界头号航天大国的美国,其航天领域精英众多,单看飞过天的航天员就有好几百人。斯科特·凯利  相似文献   
33.
刘瑞江 《航天员》2009,(5):44-45
正是休息时间,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Tereshkova Valentina)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地坐了下来。想起昨天返回地面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她还是稍稍有些后怕。  相似文献   
34.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日零时55分,当东半球大多数地方还在熟睡时,两颗分属美、俄的卫星却在垂直轨道上猛烈相撞,瞬间将西伯利亚上空约790千米处的沉寂打破。两颗在太空已经安全行驶十几年的卫星(其中相撞的一方——美国"铱33"卫星还处于兢兢业业的工作阶段),理应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守己履行使命。可谁知刹那间,它们却变身几百块毫无用处,只能在太空到处飘移的令宇宙研究者们痛恨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35.
7月15日至8月15日,位于北京航天城内的中国航天员中心开展了女性头低位卧床实验。这是我国首次组织以女性在模拟失重环境下的生理变化特点为研究目标的卧床实验。研究者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获得女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中生理活动的基本变化情况,并验证相应防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次实验为探索我国交会对接任务女性在轨失重生理效应的规律特点,研究女性在轨防护措施应用原则及评估防护效果提供了实验数据。参加本研究的所有志愿者均为北京市各高校的在校女大学生。在近百名的报名者中,经过初筛、复查等数轮包括各种生理和心理测试后,共有22名志愿者进入最后的卧床实验。实验中,所有志愿者均需在床上完成吃、喝、拉、撒等各种日常活动。本次实验的顺利完成将加强对女性在太空中生理变化特点的认识,为我国首次将女性航天员送入太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刘瑞江 《航天员》2008,(6):36-39
一帆风顺永远只是个相对概念,任何人、事、物在"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国际空间站也不例外。十年间,空间站究竟遇到过哪些失误和故障?这些问题的解决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37.
"神七奋起凌云志,天苍地阔两相知。犹忆奥运惊四海,秋风华夏企旧时"(张磊峰作)。奥运盛事刚过后的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太空出舱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人向着浩渺的宇宙迈出了第一步,撼天历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步等待了千年。五年前,航天英雄杨利伟代表中国人执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这一步,我们等待了千年。而今天,神舟七号完成太空出舱,实现了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这一步,我们同样等待了千年。  相似文献   
38.
刘瑞江 《航天员》2008,(5):62-64
航天员要迈向太空,气闸舱是必经之路,说它是人类由飞船通向太空的桥梁也好,说它是过渡通道也罢,总之,与没有出舱任务的神五、神六相比,这是神七的独门武器,虽然由轨道舱改造而成,属于半路出道,却也是样样设备一应俱全。气闸舱完成的使命是伟大的,但是它却不能回到地球,必须光荣地"牺牲"在大气层中。神七的气闸舱已经成为了历史,让我们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并请您记住:中国人走向太空的第一步,是从这里迈出的。  相似文献   
39.
刘瑞江 《航天员》2013,(5):74-75
8月23日上午.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的“神舟十号飞船为澳门科技大学搭载人参种子交接仪式”在北京航天城协作楼举行。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中将与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教授分别代表搭载方和委托方进行了搭载种子交接。  相似文献   
40.
刘瑞江 《航天员》2009,(5):48-49
列昂诺夫的朋友们说,他是一位很让人不解的人,他能够驾驶世界上最复杂的交通工具直上云霄,他敢冒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险去首次出舱行走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