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77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高亚声速大弯角轴流压气机平面叶栅损失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熙  刘波  马乃行 《推进技术》2015,36(9):1302-1308
基于亚声速叶栅设计点损失预估模型,结合无粘S1流场与附面层迭代计算发展了一套计算大弯角轴流压气机平面叶栅流场程序。增加弯度比分布及最大厚度修正得到设计点损失预估模型,采用马赫数修正后的叶栅有效工作范围得到一套大弯角叶栅全工况损失预估模型。分析了轴向密流比在实验中对叶栅损失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S1流场计算程序与修正后的损失预估模型均能准确地预估出大弯角叶栅设计点损失系数,误差分别小于0.006与0.004。非设计点损失模型能有效地预估得到叶栅有效工作范围内的损失随攻角的分布。初步验证了损失模型对高亚声速大弯角平面叶栅损失系数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2.
张鹏  刘波  王雷  史磊  茅晓晨 《推进技术》2015,36(7):989-995
为了进一步提升压气机级压比,采用附面层抽吸技术,初步建立了一套主要包含S2流面通流计算、吸附式叶型无粘反设计、吸附式叶型带附面层抽吸方案优化、全三维时均流场校核的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设计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依托该体系仅仅使用1.7%的相对抽吸量完成了一台级压比3.51、等熵效率86.82%、负荷系数超过0.6的吸附式压气机设计,并通过了基于非线性谐波法的三维时均流场校核。由于抽吸基本消除了上游转子叶排的尾迹亏损,级间干涉效应微弱,时均与定常特性线中的峰值效率和压比仅相差0.12%和0.003。  相似文献   
203.
张博涛  刘波  王何建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1):2400-2412
为减少叶尖泄漏损失并改善由泄漏涡造成的叶尖流道堵塞,对端壁流向开槽抽吸方案对扩压叶栅叶尖泄漏流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来流攻角对流动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端壁抽吸方案通过直接影响叶尖泄漏流的发展,减弱泄漏涡强度,减小了泄漏损失;抽吸对负攻角和小攻角下叶栅流场的影响范围仅局限于叶尖区域。但在大的正攻角下,抽吸使得低叶展区域的附面层分离提前,且叶背分离涡脱落位置升高至约70%叶高处,端壁抽吸对叶栅的整体影响由泄漏损失降低和分离损失增大综合决定。抽吸量为07%时,抽吸后叶栅总体总压损失系数分别在-8°、0°和+4°攻角下降低约90%、108%和68%,而在+8°攻角下增大约57%。  相似文献   
204.
给出一种适合空间应用的新型高效率宽带背射螺旋天线,应用背景是UHF频段卫星移动通信。在L波段给出了1:5缩比样机的方向图、阻义气风发及增益等参数的实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此项新方案结合了谐振腔型天线效率高以及螺旋天线频带宽的长处,其口面频率达到甚至略大于1,而输入阻抗带宽(驻波比<1.2)接近15%,方向性增益带宽(下降1dB)可达12%,较之一般短背射天线1-2%的带宽有很在改进。  相似文献   
205.
基于VPX总线架构的一体化综合测量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分布式测量系统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型号海量数据的增长需求和型号快速发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VPX总线架构的一体化综合测量系统,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案,系统集成传统的数据采集设备、变换设备、基带设备等多个设备,将其以VPX背板的形式进行集成化处理,替代传统复杂的系统电缆网络,简化了系统组成,满足了型号海量的数据增长需求,有效保障了型号快速发射要求。同时,能够通过更新模块实现新一代遥测系统的替代升级,满足未来型号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6.
可调弯度进口导叶在对转压气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UMECA软件对对转压气机进口导叶不同弯度时进行流场模拟,得到了进口导叶不同弯度时的流场结构和性能参数.进口导叶正弯时,总增压比明显下降,稳定工作范围明显变小;进口导叶负弯时,随着弯度的增大,总增压比逐渐上升,堵塞点右移;进口导叶弯度为-15°时,稳定工作范围明显较大.结果表明: 采用可调弯度进口导叶能够调节和改善对转压气机性能和流场结构,可调弯度进口导叶能够调节转子进气攻角,使其更接近设计攻角,从而改善压气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7.
赵陆文  缪志敏  张北江  刘波  李广侠  周轩 《宇航学报》2015,36(10):1172-1177
针对中、低动态环境下,卫星导航系统跟踪段存在的欺骗式干扰信号的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载波相位跟踪谱分析的欺骗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跟踪环路鉴相器输出信号的频谱特性与环路中是否存在干扰信号密切相关,通过对鉴相器输出信号进行谱分析,建立欺骗检测模型,实现了欺骗信号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在干信比大于4dB时,通过设置合适的判决门限,采用256点以上快速傅里叶变换,在虚警率不超过0.5%的情况下,能获得100%的检测概率,对跟踪段的欺骗信号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8.
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对对转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BLS)对对转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机理,针对某双排轴流对转压气机转子进行附面层抽吸的探索.在前排转子R1(Rotor 1)、后排转子R2(Rotor 2)吸力面沿弦向不同位置分别开设3个不同抽吸槽,研究了不同吸气位置与吸气量下R1单独吸气、R2单独吸气对对转压气机流场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1单独吸气时,随吸气量增加,R1效率提高,R2效率降低,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吸气位置靠近R1尾缘;R2单独吸气时,随吸气量增加,R1效率基本不变,R2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对转压气机整机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吸气位置靠近R2尾缘;附面层抽吸后落后角明显减小,叶排间的气流参数匹配是级环境下附面层抽吸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9.
为适应国内新一代探空火箭载荷系统的各类测试需求,集成测试软件系统综合采用了组播和USB等技术;软件算法上实现了相位解模糊、RS译码等功能,解决了载荷数据的校验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成功发射的经验表明,该软件系统的设计满足探空火箭有效载荷的集成测试需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及可扩展性,有效降低了测试系统的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210.
针对卫星载荷间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的IP通信,提出了一种CAN接口虚拟化机制,称为IPoverCAN。通过IP地址和CAN地址映射、IP报文分片/重组和多路缓冲队列管理等机制,将CAN接口抽象为虚拟的标准以太网接口。试验结果表明,IPoverCAN机制实现了CAN数据帧和IP报文之间的实时高效转换,可用于卫星载荷间通信等对设备质量和体积敏感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