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85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1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9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在区域环境放射性测量中,航测具有特殊的优势,是IAEA推荐的手段.我们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计量标准装置和校准方法,已具备为环境放射性航测提供计量保障的能力.在核设施退役过程中,通过航测全面掌握拟退役核设施及周围地区的放射性辐射现状,为核设施退役的放射性治理在范围和程度上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可以有效地支持核设施的安全退役.  相似文献   
242.
民航运输业对安全文化的关注,源于1991年美国洲际快递航空公司2574号飞机在休斯敦鹰湖附近坠机所发生的空难,此次空难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委员指出该次事故的可能原因包括“航空公司管理层没有能够建立安全文化”。我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自发状态发展到自觉状态。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各级组织和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财产安全所创造,  相似文献   
243.
石瑞芳  林建忠 《航空学报》2021,42(12):625825-625825
含纳米颗粒的气固两相湍流场在包括航空等众多领域中很常见,以单体、聚集体和团聚体不同形式存在的纳米颗粒在流场中经过生成、对流、扩散、凝并、破碎等过程,其数密度、尺度、尺度分散度等将发生变化。本文就以上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说明颗粒生成是气相化学反应产生的可冷凝蒸汽物质因表面冷却、绝热膨胀或混合、湍流混合或化学过程产生的过饱和所导致;导致颗粒凝并的原因包括布朗运动、湍流剪切、速度梯度、差异沉降;颗粒的凝并取决于颗粒的尺度和流场的特性,并受初始颗粒分布及湍流扩散控制;湍流场对颗粒凝并的影响除了湍流强度的因素外,还体现在由湍流脉动所引发的颗粒数密度的脉动;颗粒凝并后形成尺度较大的团聚体容易在流场剪切和其他因素作用下发生破碎;剪切破碎是导致颗粒破碎的主要因素,有效破碎系数取决于剪切率和颗粒的体积分数;颗粒的沉降取决于颗粒尺度、形状和流体性质等因素;导致颗粒沉降的因素有重力、扩散、惯性撞击、电场和热迁移等;当存在温度梯度时,热泳力对颗粒沉降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44.
为研究投射物对生物体的致伤效应,采用肥皂作为生物体模拟物,开展了Φ3.0mm 的钢球高速(0.96和1.88km/s)及超高速(3.52和4.98km/s)撞击肥皂靶的试验,获得了肥皂靶在钢球撞击下的损伤特征及其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高速试验条件下,钢球对肥皂靶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贯穿效果;超高速试验条件下,钢球撞击肥皂靶形成大尺寸半球形弹坑,其对肥皂靶的损伤表现为2个方面:一是大尺寸弹坑导致的“体积移除”,二是受超高速撞击的强烈冲击波影响,肥皂靶的破坏区域大于弹坑区域。  相似文献   
245.
朱长征  居永忠 《宇航学报》2010,31(10):2309-2313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影响天文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两个因素–时间和重力矢量方向。首先对影响天文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两个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首次给出了理论公式,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分析了两个因素对天文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程度。最后给出了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6.
会忠 《中国航天》1995,(4):40-44
俄罗斯的重型反坦克导弹系统俄罗斯的反坦克导弹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世界上都是最多的。在六七十年代,前苏联每年平均生产2.5万枚反坦克导弹。到1983年,由于各种新型号的问世,据估计年产量高达7万枚。近年来,随着预算的削减,反坦克导弹的产量有所下降。不...  相似文献   
247.
根据1996年上海天文台(SO)和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日本通讯研究所(CRL)的时间公报公布的协调世界时(UTC和UTC(K))和综合GPS时间数据,提出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国际间GPS时间同步系统差的估计。  相似文献   
248.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埃格林空军基地的美空军军械实验室正在从事一项联合发展计划,企图用巡航导弹进行纵深突防,攻击机动的和固定的具有很高军事价值的目标。这项联合发展计划一“背后破坏者(对付动目标)/选择破坏者”(对付固定目标)(BackBreake r/Option Breaker)一可导致一族新的多用途的战术武器的问世,这些武器海军和陆军都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249.
据《军事技术》一九八○年第16期报导:据美国 DMS 情报简讯报导,去年,苏联用其最新的马赫数为6的 SA—10地空导弹装备其驻东欧的部队。报导说,“至目前为止,这种导弹专门用来保卫苏联”。在欧洲部署这种导弹表明,苏联人打算续续发展这种导弹作为对以地射型巡航导弹为主的北约的新型远程战场核力量的一种威慑。在过去几年中经常有关于 SA—10部署的报导,DMS 认为,这种武器已经服役一些  相似文献   
2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