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199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61.
<正> 一、前言地观察卫星不仅使人类的观察点从地面或飞机高度移到了空间高度,而且可以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相对静止地观察地球某特定地区,或在近地轨道上以每天环绕地球十数圈的运行速度,对地进行观察。因此,十数年来对地观察卫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气象观察、资源勘查、以及军事侦察等方面。由于今后对地观察的需要和它的巨大应用潜力以及观察仪器及信息储存和传输能力的不断改进,对地观察卫星将有更大的发展。本文拟说明,在对地观察中,由于观察目的的不同,在一些技术上的考虑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62.
雷达告警器通过接收威胁源的雷达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分析其信号特征,进而判别其类型、方位等信息,实时为空勤人员提供视、听觉告警信号,因而成为现代战机必备的电子对抗设备。以往相关文献中仅讨论了地面雷达对地面目标的定位问题,本文就机载全向雷达告警器的双机空中定位问题,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利用方向余弦给出了威胁源的空间坐标计算公式,该公式简洁明了,程序运行时间短,为对威胁源进行实时监测提供了理论保障,同时本文对定位误码率差从两个角度做了理论分析,并相应给出了误差区和最大误差限。  相似文献   
263.
针对战斗机火控雷达天线在维修、检修中的实际困难和要求,对系统的功能、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用C/S关系数据库系统技术和串口通信技术对由工控机、功率仪和PLC组成的测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264.
潮湿颗粒电解质电化学机械抛光(Moist particle electrolyte electro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MPE-ECMP)作为新兴技术,仍存在难以获得高表面质量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深入研究电解质颗粒与工件的接触特性,采用离散元仿真软件Altair EDEM探究了工件倾斜角、转速对接触数量、接触力的影响规律,并进行MPE-ECMP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倾斜角为30°时,单位时间内电解质颗粒与工件的接触数量最多,且切向力最大,为3.38mN;在90°时,切向力最小,为1.21 mN。随着工件转速增大,单位时间内电解质颗粒与工件的接触数量变少,电解质颗粒与工件接触的法向力、切向力呈增大趋势。当抛光电位(vs. Hg/Hg2SO4)为0.8 V,工件倾斜角为30°,抛光1h,表面粗糙度从Sa433.51 nm降低到Sa22.43 nm,降低了94.8%。结果证明了工件倾斜角、转速的调整可有效提高MPE-ECMP的抛光精度,表面粗糙度的降低是由接触数量...  相似文献   
265.
地空导弹热分离故障树可靠性数字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导弹试验、贮存、发射和飞行中的各种故障信息,运用演绎法建立了以热分离失效为顶事件的热分离故障树(TSFT),并采用MonteCarlo方法来获取系统工作可靠度等参量。当底事件为非指数分布和非Markov型分布时,或当系统的故障树规模很大时,都将是十分有效的。最后,通过仿真试验结果对一些可靠性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6.
杨国林  董志刚  康仁科  鲍岩  郭东明 《航空学报》2020,41(7):623311-623311
各种连接孔的加工是航空航天构件装配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新型大型飞机等难加工材料使用越来越多、制孔孔径深度越来越大、制孔精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制孔加工变得越发困难,传统制孔方法逐渐不能满足需求。螺旋铣孔是一种针对航空航天构件装配制孔需求出现的新技术,其采用特制刀具通过偏心铣削的方式实现圆孔加工。由于材料去除原理改变,螺旋铣孔相对传统制孔方法在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刀具成本、适用性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优势,成为当前航空航天领域制孔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在阐述螺旋铣孔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技术优势;然后重点围绕加工机理与专用装备两个方面,概述了螺旋铣孔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螺旋铣孔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7.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科研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校科研成果的综合评价历来是评判机关和研究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方法有总分法、加权平均法.但当评价指标是模糊概念,权重也带有模糊性时,传统的评价方法就不合适了.在分析院校科研项目评价工作的基础上,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中的相关知识,采用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对科研项目进行评价,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这一方法用于评价科研项目结果可信,操作简单,有广泛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268.
纳米颗粒增强环氧树脂抗原子氧剥蚀性能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航天器用树脂基材料的抗原子氧剥蚀性能,将不与原子氧反应的无机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并对所制成的纳米复合材料试样进行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试验,分析了试验前后试样表面形貌、表面成分和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入纳米颗粒后,环氧试样的质量损失和剥蚀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抗原子氧剥蚀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试验后的纳米复合材料表面仍然存在一些新的有机结构,它们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一起,共同阻止原子氧对底层材料的进一步剥蚀。  相似文献   
269.
采用复合包渗法在C103铌合金基体上制备硅化物涂层,进行1500℃静态氧化实验,室温~1500℃热震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检测手段对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涂层形成机理、硅化时间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涂层氧化前后组织形貌的变化.研究表明,复合包渗法制备硅化物涂层主要是通过扩散反应形成的;涂层是以MoSi2相为主体层的多相复合结构;在高温氧化环境下,涂层表面生成熔融态非晶玻璃膜,有效阻止了氧向内进一步扩散,涂层抗静态氧化及抗热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70.
矩形变截面梁横向振动自振频率的传递函数渐近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具有固定宽度而高度成线性分布的楔形梁。引入状态变量将模形梁的自由振动控制方程及边界方程写成状态空间形式。定义小参数,并利用摄动方法,得到常系数微分方程,从而得到问题的摄动解。最后给出了一些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